汉国的中榜名单,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大部分中榜者都是各地的名门子弟,这也是名门子弟的优势所在。
尽管有人怀疑科举有舞弊嫌疑,但主流的声音却认可这次***,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之事,寒门子弟不可能和名门子弟竞争。
对于大多数寒门子弟,他们也渴望中榜,但他们更愿意接受现实,进入国子学读书。
而放榜的第一名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是来自荆州或者益州世家,也不是陇西或者关中名门,而是来自河北常山郡,一个叫做卢琮的士子,据说此人是卢植的孙子。
一时间,关于卢琮的各种猜测铺天盖地而来,有人怀疑他是因为同乡赵云的缘故而得以高中,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汉国要笼络河北世家,还有人神秘地四下传言,这次卢琮带了一万两黄金来长安。
总而言之,自古文人相轻,谁拿到第一,必然要承受各种流言蜚语。
天还没有亮,未央宫勤政广场上,一百名高中的士子都已沐浴更衣,换上了白色的峨冠博袍,聚集在广场上等候入殿。
所有人的兴奋,充满了对未来的仕途的渴望,姜维快步走过人群,找到了卢琮。
这次姜维高中第二十四名,虽然没有能进前十,但作为这次年纪最小的上榜士子,他也颇为引人瞩目,才十七岁,便科举中榜,让很多三四十岁的老士子为之汗颜。
“卢兄!”姜维找到了卢琮,兴奋地远远向他打招呼。
卢琮也看见了姜维,连忙走了过来,有些埋怨道:“我也在到处找你,还以为你没来,你到哪里去了?”
“我换衣服稍微慢了一点,刚刚才好。”
卢琮将姜维拉到一边,低声道:“我得到一个消息,这次可以自己选去向,可以去地方为县官,也可以留长安为书佐,还可以去军中历练,你打算去哪里?”
“我打算从军!”
姜维这个决定并不让卢琮奇怪,姜维本来就是赵云的徒弟,他选择从军很正常。
“卢大哥,你呢?”姜维也问道。
“我打算去地方为县官,虽然很多人劝我留在京中,可以认识更多人脉,可我一心想为民做点实事。”
“前三名可以自选郡县,卢大哥准备选哪里?”
卢琮低头沉思片刻,“我想去河西或者灵州,要么河湟地区。”
姜维默默点头,他知道卢琮是一个有远大抱负之人,不会贪图眼前的利益,“我支持卢大哥的决定!”
这时,卢琮又想起一事,低声笑道:“第三名叫王志,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事情吗?
姜维点点头,他当然记得,王志真名叫张志,是张昭之侄,没想到他居然高中第三名,不愧是张氏名门子弟。
这时,忽然有人喊他们,“卢兄,姜老弟!”
两人一回头,却见顾翰挤了过来,他兴奋地笑道:“原来你们在这里!”
顾翰这次考中第七十七名,也中了榜,可惜张庭却落榜了,考到两百名之外。
虽然卢姜二人和他交情不是很深,但毕竟认识,又曾住在一起,他们二人也笑道:“恭喜顾兄高中!”
“我是比不过你们,惭愧,陪添末榜。”
顾翰又低声道:“听说可以自选去向,你们有打算吗?”
卢琮和姜维对望一眼,皆摇摇头,“我们暂时还没有想好。”
姜维问道:“顾兄的打算呢?”
“我当然要留长安,这也是家族的期望,这次八名江东上榜士子都一致决定留在长安。”
卢琮倒能理顾翰的决定,他们顾家在江东不缺名望,惟独在长安没有人脉,留子弟在长安,也是为了在长安逐步建立人脉。
这时,远处有礼官高喊,“列队进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