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杨兰访谈(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虽然李睿和周讯在不同场合对绯闻进行了回应和辟谣,但这种事你越回应,记者们就越欢快,路演似乎就成了两人的绯闻辟谣新闻发布会,往往问不了电影几句,就会转到这个话题上来,关键你还不能翻脸。别人还好点,傲娇如王志闻老师几次都想扔话筒走人。

    不过正是由于两人绯闻的话题性,推动着电影票房一路往前冲。《风声》自四月二十七日晚上七点半首映,到四月三十日止,仅仅三天半的时间,累积票房已经达到了两千万。

    当然这里面多少含有些水分,但是李睿从华影方面的宣传负责人那里得到的真实数据,也已经超过一千六百万了。照此推算,整个五一黄金周《风声》的实际总票房达到甚至超过三千万,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便不掺水分,这也绝对是个现象级的数据。

    五月一日,宣传团队来到了李睿的老家临州。临州本不是传统的票仓,但由于这里不光是李睿的老家,同时因为于飞鸿、周讯、王志闻都是之江籍的,这种地域的自豪感一下子爆发,乃至临州在这短短三天半的时间里票房达到了三百多万,接近全国总票房的近六分之一。

    “这是我们的采访大纲,你看一下,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一个三十多岁,长相充满典型的反派气质的中年人拿着两张纸递给正在化妆的李睿道。

    李睿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客气道:“江老师,麻烦您了。”

    江昌建神情淡淡,道:“你先看着,如果有什么不合适我们再商量。”

    李睿接过来,迅速地浏览了一遍,基本上就是聊成长,聊电影,聊生活,当然少不了聊绯闻……

    “没什么不合适的,一会儿请杨兰老师随便问吧。”

    李睿把姿态放的很低,江昌建紧绷的干巴巴的脸上这才稍稍柔和了一点,点点头道:“那好,可能还有十五分钟。”

    “好,江老师,我马上。”李睿忙道。

    江昌建,《杨兰访谈录》的总策划人,不同于平时的客套,这位倒是实实在在能够当得起“老师”这个称呼的人,因为人家本身就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的的副教授,还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访问学者。

    《杨兰访谈录》开播其实才仅仅三个多月,但是逼格却非常高,只要看看之前的那些嘉宾,有新加坡的副总理、美国前国务卿、世界五百强的董事长、华尔街的银行家等等,涉及到文化领域的目前大概只有我们国内同样自诩逼格最高的凯哥导演。

    李睿算是哪棵葱呀?一个三十不到,只拍了两部电影的小导演……据说这次为了能让他上这个访谈,人韩总是搭上了很大的人情。

    当然这也有赖于《风声》强劲的票房表现,而且尽管《杨兰访谈录》开播不久,但是国内大大小小的电视台购买其版权的特别多,一轮、两轮,甚至还有三四五六轮,不但影响范围广,而且时间跨度也大,非常符合电影的宣传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节目不但覆盖了台弯、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大中华地区,而且还发行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华人社区,这对电影将来的海外发行也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哪怕对方从骨子里就散发着那种高逼格的优越感,李睿还是得表现得诚惶诚恐。

    “杨兰老师。”

    十五分钟后,李睿坐到镜头前。

    相比其他访谈节目,底下有一群观众闹哄哄的造势,《杨兰访谈录》显得比较另类累,镜头前就是一对一的访谈。这样反而让人觉得更加高端。当然这也是由这个节目定位有关系,因为他们的所请的嘉宾都是高逼格的,自然都是日理万鸡,所以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演播场所,需要整个团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飞来飞去。访谈的地点大都是宾馆或者办公室。

    今天李睿也享受了这个待遇,因为地点就在临州西子湖畔汪庄的临湖楼。两把椅子放在硕大的落地窗前,而窗外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西子湖。

    杨兰此时还低头在稿纸上点点划划,一身淡蓝色的西装衬衫,非常符合这个季节,同时也是她惯有的知性风。

    而今天李睿的打扮倒是带着几分随性。因为是杨兰访谈,是李睿第一个重量级的访谈节目,他那新组建的工作室也非常重视,莫小勇特地带了兼职的造型师飞了过来。帮他今天设计了格子衬衫、卡其裤和板鞋的休闲风格,据说这是目前硅谷大佬们最流行的款式。

    杨兰百忙中抬头看了一眼,笑道:“别拘束,叫姐就行。”

    李睿秒懂,在节目中当然要展现主持人和嘉宾亲近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