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章:农业税征收法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孔府说没就没了,在山东的反应很不一样。

    赵岩把孔府抄没的消息并非万分隐秘,还是很有很多渠道可以得知此消息,当然在目前也仅限于山东境内。

    孔府周围的百姓得知孔府被抄没后,那绝对是拍手称快。

    而西三府的乡绅们得知孔府被抄,心里很是担忧。

    崇祯九年,赵岩把手摸到了青州府,现在东三府的土地名义上都属于赵岩所有,虽然赵岩把这些土地分发给了移民东三府的百姓。

    而现在,赵岩把手伸到西三府来了。

    孔府一被抄没,兖州府的土地几乎都属于赵岩的了。也不是什么眼红,山东的乡绅自然知道,他们和赵岩是不能比的,也没理由去眼红,只是忌惮赵岩在土地上的向西扩张。

    赵岩虽然已经掌握了整个山东的行政权,但西三府的土地却是不多,也就是一些卫所的土地掌握在他手中。

    之前赵岩用辽东的土地换走了青州府的土地,这种一比一的交换,对于那些地主乡绅来说是非常吃亏的。

    若是赵岩再用相同的手法,来西三府换地皮,那还不亏死。

    西三府的地皮,可不是青州府能够相比的。若说青州府的地皮拿来换辽东的地皮还勉强能接受的话,那么西三府的地皮去换,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一时间西三府的地主乡绅心里都很是不安。

    ……赵岩赵家堡很清闲,现在除了每天处理一些他人无法做主的政务外,也就是往你科技院和兵营里跑,有时则去学校里发表一番演讲。

    所以赵岩悠闲得很,有大把的事件用来抄家。

    孔府的在逃核心人员,到现在只剩下十三个在逃,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外省,抓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赵岩感觉也差不多了,抓不抓也无所谓。

    “老爷,孔府的这些土地现在如何处理?”赵全对赵岩问道,“这五百万亩地,要是经营得好,每年也能创造出不少的收入,就是周期比较长。”

    “西三府的土地毕竟不是辽东的土地,这么高的价值,自己经营太麻烦,再说也没那个精力去经营。把这些土地都拍卖了吧!不过不能一口气拿出来,不然地价会跳水。”赵岩想了想说道,“还有,拍卖时要注明,这些地不管谁买去,每年都要交税。”

    “这样一来,会不会造成太大的土地兼并?”赵全迟疑的问。

    “在进入工业时代的时候,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忍受的,而且现在我们有辽东那辽阔的土地,对土地的需求不是那么大。我们要的只是消除免税阶级,只要他肯交税,他就是拥有几百万亩也无妨。”赵岩说道。

    赵全在经济运作上研究较深,很快听懂了赵岩的意思。

    真正的矛盾,并非土地多少的缘故。就大明整个形势来说,土地兼并是很严重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土地。

    但在山东来说,土地却是足够的,只要肯移民,土地都有。东北三大平原中,两大平原将用于农业生产,而北大荒之称的三江平原,将建立一个生态保护区。但北方的土地远远不止于此,西伯利亚南部虽然比较冷,但同样适合农业生产。

    同时一定程度的土地兼并,有利于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工厂需要很多工人,而工人的来源就是农业生产人口的转变。

    所以现在东三府已经允许土地买卖,只要是农户转业,手中的土地都可以卖掉。但这种买卖,不同于以往的土地买卖。

    以往的土地买卖,那些中上阶层的人的兼并方法非常恶劣,往往是是将自耕农逼迫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而在山东则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山东没有横征暴敛,不会出现政斧把人逼到绝路的现象,同时看病就医不要钱,也不会出现生了什么病把土地卖掉的现象,更没有高利贷这东西。

    所以东三府的土地买卖,是很温和的。

    当然,东三府的土地实在也不太值钱,因为东三府的就业条件很好,请人来当佃户的话,地租都非常低,因为东三府的情况形不成高地租。佃户是租地来进行农耕生产,但赵岩在朝鲜和辽东有的是土地,若是地租太高,还不如去朝鲜、辽东,所以地租都很低。

    若请长工的话,目前山东的长工工资最少都是每月一两,而且还要包吃住,而且赵岩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一天只能工作九个小时,加班需要再付工钱。

    就一个劳动力这样的成本来说,普通的经营方式也只能保本。

    所以现在东三府的地价比较低,而一些不愿意放弃土地的转业人员,有的甚至把土地以几乎免费的方式租给别人耕种。

    虽然地租低,但地价可不低。

    东三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手中都有了钱,并非很愿意卖地。而且购买土地也并非没有利润。

    没有什么利润那也只是一般的经营方式,若是种植一些果树,养殖一些经济效益高的动物,那利润却是非常可观的。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东三府的很多百姓口袋里有钱了。

    就医、上学都免费,家里有余粮,又有余钱,消费需求自然也就随之提高了,但市场上却缺乏许多更高消费品质的农场品。

    粮食在山东基本上不用发愁,红薯粉干想吃多少都有,只要你能撑得下。但若说一些水果,却是非常少。

    物以稀为贵,很多水果以及高档次的农产品在市场上都很热销,这也就成了东三府土地兼并的原动力。

    果、渔、肉,这是高档农业产品的三大类。

    在这种情况下,地价涨得也比较厉害。为了追逐效益,人们都在大买土地,土地价格也就高了。

    土地价格高了之后,成本也就高了。

    但目前农产品热销,一时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但随着产量的增大,利润空间也就会随之减少。

    最后胜出的,将是那些管理手段更科学更精湛,或者是找到新的稀缺产品的集团,而那些管理上很粗糙的则会被淘汰。

    这是很必然的规律。

    随着教育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眼界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在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很少会回去当农民,要当都是当农场主,拥有较大规模的土地,用最先进的科技进行生产。

    所以,土地兼并,在东三府也是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

    每个人五十亩土地的情况,不可能永远保持。人们不会被永远困在那五十亩地上面,所以赵岩现在也不限制东三府的土地兼并,但超过了五十亩地,农业税会增加一些。

    未来的东三府,绝对不会是商品粮基地。

    东北和南方将会变成商品粮基地,不是很肥沃的山东土地,经济作物将占据主导地位,而孔府之所以被赵岩抄掉,那是因为他们仗着土地多,违背了市场规律,极大的浪费土地资源,让赵岩忍无可忍。

    西三府的土地兼并赵岩并不反对,只要你交税就行了。

    “那下面就轮到鲁王了,先派人去和鲁王交涉一下,看看他什么态度。”赵岩对赵全说道。

    “老奴明天就派人去。”赵全点头道。

    “他若是愿意交税,可以解除他的禁令,让他能够走出济南城。”赵岩补充道,鲁王的地可以不用没收,毕竟鲁王不像孔府那样作为。若是他愿意交税,那则两相安。若是他经营不善,那三百万亩土地,也很快就会被他人所兼并。

    ……济南的鲁王府邸内,身材肥胖的鲁王正愕然的接见赵全派来的吏员。

    “本王要交税?”鲁王听了半天,呐呐的问道。

    “鲁王您要是交税也不亏,以山东现在的经济形式,您的地皮要是卖出去,远远比之前买时地价要高得多。就算不卖,种出来的东西卖的价钱也更高。”那吏员说道。

    “那别人呢?是单独本王要交,还是别人都要交?”鲁王很不甘的问道,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无情的事实。

    赵岩连皇燕京敢拉下马,何况他这‘小小藩王’,鲁王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清楚的。虽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