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铸币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岩在山东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处理什么问题,本山东内的政务,基本上都有一个规范的系统,大部分的事务下级都可以处理,赵岩只要不时巡视一番便可。

    山东之外的事情,灾情方面现在由行政部和商业部联合负责,基本上也不需要他来处理。

    军事方面,也无需赵岩出马了。

    作战指挥部可以代替赵岩指挥作战,但作战指挥部只在一定范围内能调动兵马,出了这个范围之内,无权调动。

    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赵岩都已经打造出了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良好的进行自我运转。

    所以现在赵岩每天只负责督促科技研发、财政收入,以及设施建设,另有一些战略方面的事务。

    平时除了往科研单位跑,就是到处视察工作。

    这天赵岩巡视了钢铁技术研发基地。

    这个基地不是用来生产钢铁的,而是研究钢铁生产技术的,正在提高高炉和平炉的技术水平。

    同时这里还是研究轧钢工艺。

    赵岩在钢铁基地视察时,发现在钢筋、钢板的轧制上,已经使用了蒸汽机,并且已经定型了。

    刚劲是建筑材料,以前费用较高。而今,炼钢采用平炉,轧钢使用蒸汽机后,成本降低了七成。

    同时钢轨用蒸汽机的轧制上,也已经差不多成功了,一旦轧制成功,钢轨的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以目前的炼钢技术,用铁轨还是用钢轨,这成本差距不是太大,钢轨肯定比铁轨耐用的。

    在钢铁的处理上,从冲压到打磨,都可以用上蒸汽机。

    目前也就只有军器局配备了蒸汽机,而其他农具生产之类的,还没有配备蒸汽机。

    钢铁基地预计在半个月内,可以将钢轨轧制工艺定型,火车轮以及其他部件的轧制工艺,半年内可以完成。

    不过重要的还是钢轨。

    现在山东——京城——辽东,山东——山西,山东——浦口,这几条线路的铁路路基都已经开始修建。

    年底就能完工!

    这些线路90%都是在平原地带,铁路路基修筑起来非常容易。今年之内建设好钢轨生产线,明年就能大规模的铺设铁路,后年估计就可以通车。

    有了铁路,商品可以运出,原材料可以运入,兵力可以快速抽调。

    视察了钢铁基地,赵岩又视察了造船厂。

    龙口的造船厂已经是愈加庞大,工人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万多人,仅龙口在造的飞剪船、护卫舰,就达到三百余艘。

    而订单还在不断增加,都是一些商人的订单。

    龙口造船厂的制造能力还没有占满,所以还可以接一些私人的订单,除此之外,在辽东的船厂也在扩建。

    目前的造船业发展年迅猛!

    因为海洋贸易的开放,很多商人早已眼红,所以全到船厂扩张速度很快。

    船厂的生产能力高低,取决于是否有订单。

    有足够订单的话,船厂可以不断扩建。以海军和商业部的那些订单来说,是有多少钱就扩充多少生产能力。

    而商人给船厂下了订单,船厂有了钱,自然就可以继续扩大生产能力,主要还是资金多少问题。

    有足够的钱,就能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造船速度自然也就更快了。

    ……报纸上的互相抨击以赵岩胜利而告终,这事情也告一段落,那两千万的工程款,也很快下发给了工程队。

    山东马上又组建了十几个工程队。

    修水利方面有的是人,山东这些年修水利不是白修的,每次修水利都有大量实习生跟着,现在很多实习生已经可以担任工程任务了。

    工程队主要是由技术人员组成,同时还有一些掌握了部分技术的工人,但大部分工人都是到了是到施工地再招募。

    同时每个工程队还有配备了三百到一千人不等的士兵,以保障工程队可以顺利的施工。

    这十几个工程队成立后,即派了出去,开始对各自负责的区域的环境进行调查。

    两千万两白银的工程量,山东境内投入的水利费用,几年下来也不过一千多万两,而且是修得精益求精的类型,一般除了灌渠,还有打井。而这次修缮水利,没必要这么夸张,只要把河流治理好就可以,毕竟南方河流多,不太需要太复杂的水利系统就可以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所以这两千万两白银,足够将湖广、东南地区的水利大体上修到差不多的程度。

    ……长江、黄河、淮河流域,三支工程队已经开始着手治水,负责黄河地区的工程队,选出了三百多个可能发生决堤的河段,对这些河段进行加固。

    这次治理的范围是河曲到入海口,而银川到河套地区,则还未进行治理。

    黄河上游地区一般不需要如何治理,素有黄河百害,唯利河套之说,而目前河套也没有开发。

    黄河的水量并不是太大,然而从黄土高原上大量冲刷下来的黄沙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黄沙不断的冲刷,也就会不断的增高河床,同时泄洪能力也会不断的减弱,当达到极限后,黄河就会决堤、改道!

    明代是靠人力将河床中的淤泥挑出,以前三年一大挑,年年一小挑,现在基本上没人干这事。

    治沙,自然是要从源头治理,通过种植树木什么的,一般不太可能防止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皮之存,毛将附焉?黄土高原很古老的时候,河水就是浑浊的。要想治沙,还得在黄土高原周边建立防沙堤坝,再辅以生物手段。

    除了防沙堤坝,还需要用爆破等方法将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填平,只要把黄土高原变成平原,一般泥土都冲不下来。而黄土高原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恶姓循环,越冲越陡,越陡越冲。

    但这种治理方法的工程量比较大,目前无法进行这样的工程,即没有那个技术条件,也没有那个财力起施行。

    所以负责黄河治理的工程队,就治沙的问题上,依旧打算采用挑土的办法。

    除了治沙就是治水。

    黄河水之所以难治,还是因为沙的问题,沙是根本姓问题,不过目前只是为了维持十几年或者是几十年的黄河安稳,沙的问题可以放在一边,等以后慢慢再来。

    排除了沙的问题,治水就比较简单。

    排洪可以依靠洪泽湖,这年头的黄河是由南入海,和洪泽湖是相连的,因此可以利用洪泽湖的蓄水功能进行排洪,同时不断加高堤坝,冬季对河道进行清理,不碰到n年一遇的大洪灾,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平时决口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同时工程队还提交了一个灌渠修建计划,此计划在黄河中游修建两个大水库黄河灌溉系统。水库也就水坝,是一种对水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调节的设施,让枯水期时有水可用,让汛期来临时,有足够的空间蓄洪、滞洪。

    同时在水库南北修建灌渠,经过计算,若是计划中的灌渠系统修筑好,可以在缺水地区新增200万倾以上的耕地。

    但大概需要投入将近上千万两白银。

    工程队显然没这么多钱,所以把计划提交了上去,等待赵岩审批。

    赵岩自然不会通过这个计划,现在又不是钱多得没地方花,他只要保证黄河不出现灾害就行,至于增加耕地的问题,现在他最不缺的就是耕地,干嘛要在缺水地区进行农业生产。

    得等到手上有足够的钱了,同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