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养鸡取卵(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鲁耀汉、张铁龙等人在教导大队一部护送下从吴兴出发进入鬼子的占领区。这里曾经是鲁耀汉当伪军时的防区,魏文扬亲自接待了观摩团,介绍吴杭大队游击区的情况:

    现在,粮食以收割完毕,武穆军以粮筹换取了大批军粮,分储在几十个粮库;此外,游击队监控着许多重要路口、据点,只要鬼子出来抢粮,游击队必定予以狙击,至少要收获1条鬼子的姓命;现在鬼子基本上都不敢出据点,活动时尽量让伪军出来,可以说现在杭州周边及太湖东南的大片农村、集镇都在武穆军控制下……

    鲁耀汉、张铁龙等人听完魏文扬的介绍,又问了许多作战指挥、后勤保障、军民关系等问题,最后,鲁耀汉提出,这里曾经是自己的防区,有不少老部下、老长官、老同袍,自己想和他们联系一下,争取投奔武穆军,一来都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忍他们背负汉歼名声,遭中国人唾骂,二来为国家多争取一份抗曰力量。

    许多新编军官都一齐响应。可是魏文扬有不同看法,一来苏南根据地、游击区兵员太多的话,给养供应有困难,扩张地盘又怕遭政斧记恨,二来只要伪军有心抗曰,先让鬼子养着部队,武穆军也好有个内应;所以鲁耀汉他们最好是对这些伪军继续劝说、警告,不要死心塌地跟鬼子干,不要祸害老百姓,给自己留条退路,和武穆军暗通款曲,相互默契,只要伪军不出格儿,武穆军不会重点打击他们,一旦在鬼子那儿混不下去了,可以投靠武穆军,最好是吃鬼子喝鬼子坑鬼子,必要时反戈一击,重创鬼子,给武穆军交个投名状。

    鲁耀汉等人不只是对魏文扬而是武穆军由衷的佩服,这些家伙处处比别人多想一步儿,总是只占便宜不吃亏。

    于是,魏文扬安排游击队的联络官和教导大队的护卫队一起保护鲁耀汉等人从德清指挥部出发,分成余杭、海宁、海盐、桐乡、嘉兴、平湖、嘉善、南浔等路线,以各新编军官为首的便衣队打前站,和沿途的伪军联络、见面,阐述武穆军的提议,争取与伪军和平共处,后面则跟着教导大队的武装卫队,如果谈得融洽,则武装卫队顺利通过,如果翻了脸,武装卫队就武力解决或掩护军官撤退。

    武装卫队的规模不大,每个军官只带一个班,但是战斗力足抵鬼子一个小队,更何况是伪军了,另外周边到处都有武穆军的游击队接应。

    半个月后这些新编军官联络了上百名各级伪军军官后在吴江集中,开始观摩武穆军的水网游击战,顺便游说伪军,教导大队也顺便参与对敌作战。

    观摩团按照观摩、策反、实习的路数又通过苏沪大队的游击区,由黎甲魁的部下护送过江,来到江北游击支队风九钟的地盘。

    观摩团见风九钟与新四军打得火热,不由颇有微词。新编军官们大部分都和**的部队打过仗,也和鬼子打过仗,而且很多人吃过新四军的亏,所以对新四军心存芥蒂。

    观摩了一些地方后,在一次研讨会上,张铁龙把武穆军与新四军合作的不满摆上桌面,他在黄桥战役差点儿成了新四军的俘虏。

    风九钟听了不由变了颜色:“各位,我知道gmd和**水火不相容,在抗战时期不得不一致对外,可是也就是面子上的事儿,实际上还是面和心不合,可是你们是什么人?是伪军,是汉歼,是鬼子的帮凶,你们投降了武穆军真心抗曰,武穆军就拿你们当兄弟对不对?人家新四军是抗曰队伍,是坚决打鬼子的队伍,我们为什么不能合作?”

    观摩团军官们被戳到痛处,心里极不舒服,很多人表现在脸上,于是研讨会不欢而散。

    风九钟恢复冷静后,对自己说的重话也很后悔,于是晚上设宴给观摩团的军官们赔礼道歉。

    酒桌上,风九钟端起酒碗,给大家道歉:“各位,今天白天兄弟说了过头话,伤了弟兄们的心,风九钟给各位赔罪!”然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不过,话说回来,你们一直和新四军对立,没有机会互相了解,我和新四军合作了一段时间,了解的比你们多,他们坚决抗曰,爱护老百姓,政治清明,对我们讲道义,比[***]任何一支军队都军纪严明,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张铁龙不服气:“风支队长,你白天说的话我们听了很不舒服,但是是实话,也合情理,我们这些跟过鬼子的人武穆军都能接纳,新四军是抗曰队伍,当然应该合作!可是你把新四军评价的那么高,老哥不是很信服!而且据我所知,新四军是打着抗曰旗号游而不击!”

    “好,我就给你们详细讲讲新四军!”风九钟来了兴致,“你们也许不知道,我也是[***]出身,而且比你们高,我是从曰本留学回来的,学的是建筑工程,回国后我没有干专业,而是当了兵,知道为什么吗?我家那边的县长看中了我家祖传的一幅画,多次讨要我父亲就是不舍得给,于是,我父亲就因为我表哥是土匪被投进监狱,最后只好破财免灾,所以我想只有当兵才能挺门立户,所以当了兵。”风九钟把碗里的酒又一饮而尽,继续往下说,“没想到,军队和地方一样黑!因为没钱送礼走门路,我当了2年的少尉,直到南京保卫战才提为中尉,然后就被鬼子俘虏了,险些被鬼子活埋,幸好被武穆军救了出来!你们说,这样的政斧是不是既无能又[***]!?”

    “这和新四军有什么关系?”张铁龙追问。

    “新四军,住了老百姓的房子,还帮老百姓种地、修房、担水、劈柴!你见过这样的部队吗?老百姓省下每一口粮食给新四军送军粮,你见过吗?老百姓拼着自己的姓命不要保护新四军的伤员、干部,你见过吗?至于你说新四军游而不击,告诉你,新四军现在有不到10万部队,平均每天杀伤百十个鬼子,你看着不起眼,可是一年下来就是3万多,相当于鬼子两个丙种师团,这就是游击战的效果!”

    张铁龙无话可说了,风九钟还在絮叨,“我在[***]也听说过,**是赤匪,共产共妻,可是处过事才知道,那些屁话纯粹是胡说八道!要是你们新四军没有私仇,别道听途说,亲自去新四军那里看看,看看我是不是胡说八道!”

    众人听了半信半疑,于是张铁龙提议就去新四军的地盘看看,大家也都想亲眼看看什么样的军队让风九钟如此钦佩。

    第二天,新四军就派来交通队来接观摩团,可见武穆军与新四军联络多么便利。

    观摩团一路上亲眼看见新四军游击区、根据地的情况,风九钟果然所言不虚:新四军士兵帮助房东、老百姓干农活儿、家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老百姓对新四军赞赏有加,……

    陈毅在新四军军部亲自接待了观摩团。双方主要还是探讨游击战的问题,于是陈毅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一个个战例,边上的参谋也不时的插嘴,大家听得意犹未尽,不过陈毅事务繁忙,不能多陪大家,于是安排观摩团午饭后自己随意找基层官兵交流。

    新四军的午餐太次,粗米饭,菜里星星点点的肉腥据说还是招待菜,食堂里进进出出的干部们都是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据炊事兵说是因为招待菜的肉香味儿让干部们食欲大增。

    下午,观摩团决定到后方医院看看,那里有来自个个部队的伤员,可以听到更多的战例。

    晚上,军官们几乎一穷二白的返回宿舍。在后方医院,他们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战例,也看到了大批贫穷的可怜又勇武的可敬的新四军士兵,他们不少人连军装都没有,一个左腿被截肢的士兵最大的愿望竟然是能有一顶军帽!于是,军官们身上的香烟、火柴、钢笔、军帽、军装都转移到新四军伤员官兵手里,可是新四军官兵没有一个人接受大洋、现钞!

    观摩团军官晚上一商议,连夜找到陈毅,要求和周边伪军联系,为新四军做点儿贡献。

    陈毅了解了军官们的做法后,派出不少敌工部、社会部的干部支持这次行动。

    于是,这些军官们很快和伪军里的老关系接上头。这次不仅是叙旧、交心那么简单了,这些人豁出老脸给新四军要来一批药品、弹药、火柴、肥皂等物资,新四军也投桃报李,回赠给伪军一些土产、粮食,很快新四军周边的许多游击区变得和根据地差不多了,许多中国人穿起了一条裤子!

    鬼子也很快嗅到情况不对,还调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