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考察,比较,王坚第二家包子店的选址,终于确定了下来。
新店的地址位于江北区观音庙步行街附近,面积跟现在的包子店差不多,也是三十来个平方,以前是一家卖串串香的,奈何附近的火锅店和串串香实在是太多,竞争太过激烈,老板坚持了一年,亏了十几二十万,不得不转出去止损。
王坚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这里背靠步行街,人流量有保证,但又不是步行街,租金和转租费便没有步行街铺面那么高。
第二,便是他的“坚坚包子”,不像某些去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的网红店,而是以味道和质量取胜,做的就是回头客,熟客,靠的是老买主的“口碑相传”和“奔走相告”,所以并不需要步行街那种太过当道,但价格却飞鸡儿贵的黄金位置。
不过,这处铺面,因为背靠江城数一数二的大商圈观音庙,租金比现在南平这家店的租金还是贵了一千,要五千一月,而且,对方还要收取两万块钱的转租费!
五千元一月的租金,不过是王坚现在半天的收益,而两万块钱的转租费,也不过是费他现在两天的功夫,所以,王坚跟对方磨了十来分钟,也没把价钱和转租费给磨下来后,也懒得继续多费唇舌了,直接让对方叫上房东签合同。
因为新租的铺面已经有过一定的装修了,现在的王坚,只需要换换招牌,重新弄一下后厨,然后简单统一一下装修风格,跟第一家店靠齐,基本上便差不多了。
他计划了一下时间,估计也就是一个星期左右,新店便可以开张营业。
重新装修、布置新店的同时,王坚让曾静蓉开始招人,再招五个,先在老店这里培训几天,一等观音庙那边的店装修好,立马就可以上岗。
至于新店的店长,不用说,自然是落在了林晓雅的头上。
因此,最近的一段时间,林晓雅简直成了整个包子店最忙碌的人,不仅上午在老店帮忙,同时跟着曾静蓉学习蒸包子馒头花卷,煮稀饭和泡咸菜;下午的时候,还要跟着王坚去新店监督装修,让工人们按照两人的要求对大堂和后厨进行简单改动,以便让两家包子店的装修风格趋于一致;而晚上下班,林晓雅还要虚心的向曾静蓉请教如何才能当好一店之长。
有些问题,尤其是一些驭下之术,当着其他的员工,她毕竟不好问曾静蓉,而曾静蓉也不太方便回答,但在家里没外人在的时候,两人便什么顾忌了,一个是虚心求教,一个是倾囊相授,将自己当店长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一股脑儿的和盘托出,帮林晓雅这位新店长成长。
——————
3月2日,也就是旧历年元宵节这天,既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鞭炮齐鸣,甚至连花篮都没有,装饰一新的“坚坚包子铺”2号店在江北区观音庙步行街后街,顺利而又低调的开张了。
开张当天,营收两千块不到,仅仅只有南平1号老店的五分之一。
“对不起,坚哥,我……我没干好,让你失望了。”晚上,回到家的林晓雅红着眼,一脸自责而又愧疚的对王坚说。
因为江北的2号店是新店,不像1号店那样在开业之前就有大量的群众基础,所以王坚也没指望2号店能向1号店那样卜一开张就大火特火,日赚数千。现在2号店一千八九的营业额也算是在王坚的意料之中。
于是,他便开始安慰林晓雅道:
“晓雅,你别自责。2号店目前还没什么人气,很多人都不知道咱们开了新店。现在2号店能有快两千的营业额已经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了。咱们一没做广告,二没做宣传,才开始是有点缓慢,需要一段时间的经营,等‘坚坚包子’的口碑在食客中发酵之后,回头客自然就多了。耐心一点,啊?”
王坚的安慰让林晓雅稍微好受了一点,但也没好受太多。
在她和蒋燕这两个老员工中,王坚让她第一个当店长而不是蒋燕,尽管她感觉自己的各项能力并不比蒋燕差,但是在工作时间上却有明显的短板,还在读书的她除了寒暑假能够全职外,其余时间都只能兼职,所以,王坚选她当店长而非“更合适”的蒋燕,其实还是有所照顾,送了人情的。
于是,当新店还在筹备中时,林晓雅便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一定不能辜负王坚的期望,争取让2号店的营业额在短时间内赶上1号店,甚至超过1号店,这样才能对得起王坚的厚爱和殷切的期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