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一四章 尘埃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五秒的航程,以现在的速度来计算,也就是大约四十万公里。在黄海号的全息显示屏上,林峰已经能够看到,在航线前方四十万公里处,有着一团绵延上亿公里,厚达五千万公里的星际尘埃带。

    这一片星际尘埃带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已不得而知。或许是在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存在,或许是在长达三百亿年的宇宙进化史中,因为未知天体间的剧烈撞击而形成,又或者,在它的核心区域,有一个超高密度的天体,不断地吸附着周围空域的星际尘埃物质,天长曰久,这条尘埃带自然也就越来越庞大了。

    当然,林峰带领亚当小队来此,并不是为了研究它的成因,这是未来天体物理学家的研究课题。这片尘埃带是林峰所选择的预设阵地。

    自从与异星生物的战斗堡垒发生接触之后,林峰就在思考,如何才能破解对方的隐身技术。可当他咨询小金的时候,却被告知,这种生物的隐身技术采用的是人类完全不能理解的原理,如果它们不主动进行探测的话,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漏洞。对此就连科技如此发达的亚特兰蒂斯人都一筹莫展,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群狼战术来对付。这也导致他们承受了许多不应该承受的损失。

    从小金那儿失望而归的林峰整整思考了两天两夜,才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注意到,每次接触,对方都处于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已然超出了亚丁星的大气层,也就是说,即使它以最快的速度航行,也不会造成大气层的扰动,从而避免人们通过观测气流的非正常波动来探知它的存在。而它又如何做到完全的隐身状态的呢?林峰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对方的隐身只是针对人类的脉冲探测手段,采用完全无死角地吸收探测脉冲波的形式。可如果在大气层内,它仍然会因为不能完全解决气流问题从而原型毕露。太空中虽然没有大气,可却有大量的尘埃带啊!如果**战斗堡垒进入到尘埃带中,势必会导致尘埃带内部微小的变化,而我们只需要监测尘埃带的变化,就能够发现它的踪影。也只有发现它,舰队的大杀器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亚特兰蒂斯号进行的那次为期四天的太空航行,其目的就是要在比邻星域内或者其周边空域寻找这么一个最利于人类战舰的尘埃带。

    对于这个预设的阵地,其要求也是非常的苛刻的。首先,它必须足够广阔,这样才能够让舰队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因为湮灭炮的威力太过巨大,如果双方距离过于接近,那很有可能在毁灭敌人的时候也会毁灭自己;其次,它必须与亚丁星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太近会影响亚丁星空域的稳定,甚至引发灾难姓的后果,而太远的话,负责诱敌的战舰小队会付出太大的代价,也许根本就无法坚持航行到目的地;还有一个比较次要但却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尘埃带的物质密度,太过浓密的尘埃带势必会对战舰造成损伤,而且会大量地散射探测脉冲波,从而无保保证探测的效果,反之太过稀薄的话,又无法有效地隐蔽设伏的战舰。

    如此苛刻的要求,林峰自己都觉得成功找到的希望不大。可他却不愿坐以待毙,而这又是目前所能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因此在做了一番筹划之后,亚特兰斯号便进行了一次为期四天的短距离太空航行。这次航行,亚特兰蒂斯号搭载了全舰队最先进的大功率远程探测仪,还有多达一百艘的中型战斗舰,以便在找到这样的尘埃带之后立即进行伏击圈的布置。

    在这四天的时间里,亚特兰蒂斯号一直以最高的速度绕着比邻星系外围航行,大功率远程探测仪也不间断地扫描着星舰周围上亿公里的空域,而星舰的中央电脑则全速运行,以处理扫描所得的海量数据。

    经过三个昼夜不眠不休的努力,亚特兰蒂斯号终于不负众望,在距离亚丁星达十多亿公里的空域发现了这么一个星际尘埃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测量,这条尘埃带的各项数据都达到了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