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白龙滩受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监工应道:’”是,大人。”

    传令官见状,就向带路的军吏发表感慨,说道:”你们李冰水官工作好严厉、好把细,真棒。”

    不料带路的军吏却说:” 官爷,那不是我们李冰水官,他只是李冰水官的助手王副水官。”

    传令官不禁赞叹道:”啊呀呀! 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那可不是,连在这里修筑堤堰的民工个个都很尽力尽责。” 带路军吏说。

    ”那要在哪里才能找到李冰水官?”

    “问问王副水官就可以知道了。” 带路军吏说。

    传令官说:” 行,戎们前去问问吧。”

    带路军吏就上前问道:”请问王水官,李冰大人在哪里?”

    王副水官答道:” 李大人还在堰头检查工程质量。”

    带路军吏说:” 官爷。走,我们上堰头去。”

    传令官说:”好,上堰头找去。”

    于是二人便向白龙滩工地深处走去。他们远远就看见有个人爬在堤坝上用手在堤上掏什么东西,传令官很好奇,就问:” 那个人爬在坝上干什么? 在掏螃蟹洞捉螃蟹,或者是在逮鳝鱼吧?”

    带路军吏眯起眼睛仔细憔了瞧,笑着说:” 哈哈,掏什么螃蟹啊! 那一定又是李水官在检查什么东西。”

    传令官笑道:” 我真是大开眼界,服了。”

    说着,二人便向掏螃蟹洞的李冰走过去。又走了大约一箭之地,带路军吏已经看清楚了李冰究竟在干什么,乃对传令官说道:” 官爷,你知道李水官在做什么吗?”

    传令官出于好奇,便手搭凉蓬,眯缝着眼睛想看清楚前面的李冰在做什么。为了看得真切,他甚至停下步子。很看了好一阵也没有看出个什明堂来。于是摇摇头说:” 看不出他在干什么。但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你所言,此人不是在掏螃蟹洞。”

    带路军吏于是详细解释说:” 修白龙堰先要深掏滩头,就要把水隔开。才能掏滩。”

    ”那是一定的,有水怎好掏滩呢? 可这水怎么才能隔开哩?” 传令官问道。

    带路军吏说:” 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先要有牢不可破的冲毁不了的防水堤,让水走外江,掏滩工程才以顺利进行。”

    传令官也颇感兴趣的问道:” 那外江的水会不会冲垮你们的防水堤呢?”

    ” 官爷问得好极了。小的方才讲了,外江的水是冲不垮我们隔江墙的,因为我们有杩槎镇得住外江水流冲击的。”

    但是军爷有些怀疑带路军吏的说法:”你就那么相信杩槎的威力么?”

    带路军吏充满自信地说:” 那是当然的。”

    传令官是一个很认真又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问道:” 那杩槎是个什么东西?”

    带路军吏不厌其烦的解释说:”杩槎是用三根直径一尺多粗,二丈多长的木杆以竹绳捆绑成一座三脚架,支撑立于滩头上;再用三根丈把长,直径同样规格的木杆在这座支撑三角架的下部又扎一个三角架牢牢箍住支撑三角架。并在这三角箍上面镇以装满鹅卵石的长竹笼。这样三角支撑架的座子就稳如磐石了。这种由两个三角木架箍在一起又被镇上填满鹅卵石长竹笼的防水设施就是杩槎。是我们李水官集众人之智慧而提倡构建的。这样的杩杈二三十座连起来一字排开。形成合力,牢不可破。这还不算,又沿杩杈基脚栽上一排碗口粗的青杠木桩。然后巴木桩又立起竹篾笆席就可以倒土夯堤了。在面向水堤这一侧还堆涂上厚厚的粘性很强的黄泥巴,隔水堤就大功告成了,对于护卫江堤极为有用。”

    传令官还是有点怀疑,又问道:” 这一座座杩槎就那么管用吗?”

    带路军吏耐心解释道:” 这杩槎非常管用,在年底枯水期岁修水堰,引水分流时很起作用。在堰堤隔水堤后,一座杩槎就像古代城门的抵门杠一样,抵住城门,谁也别想打开。这二十三座杩槎连成一气,如长城一般。外江之水只得知难而退,岂可毁我长城?”

    传令官听得入迷了,乃问道:” 说得简单,听起来蛮费神的, 你也是水利专家么?”

    ” 不是的,在下一名小小军吏。但是我们李水官的手下,耳闻目染,也可以说个个都懂得一点水利皮毛。”

    ”你们可以称得上是全民水利了。” 传令官打心眼里佩服李水官带的”水兵”。

    ” 官爷方才说李水官在掏螃蟹洞,我看清楚了,其实他是爬在堤上检查杩槎的基座是否牢实,竹笼装填的卵石是否满档,或者是在检查黄泥篾笆是否有漏洞。总之是尽心尽责,不辞劳苦。”

    传令官深有感触,情不自禁地言道:” 你们李水官有神禹遗风。”

    带路军吏赞扬道:” 人们都这样认为。” 于是他领着传令官向李冰这方走来,也一路见证了一座一座神奇的杩槎。

    李冰见有人向他走来,这才爬起来抖抖衣服,揩揩手,有点像孩子似的不好意思地憨憨一笑。

    军吏赶忙趋前禀道:” 李冰大人,这位是京城来的传令官。他对杩槎也很有兴趣。”

    传令官大步迎上前,由衷说道:” 李水官,你们的杩槎分水法,取材当地,经济实用,是一大创举。吾当据实奏禀圣上。”

    李冰言道:” 多谢官爷过奖。”

    传令官怀着深深敬意,拱手言道:“李大人,大王着我宣旨,令你火速进京。”

    李冰跪拜道:“叩谢大王龙恩。传令官大人,白龙堰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我给手下再作一些收尾的安排吧。”

    传令官说道:“这样最好。”

    这时,王副水官也赶到了这里。

    李冰郑重说道:“你来得正好,王副水官,你负责把堰头质量再作一番认真检查,不得疏漏,你可立有军令状啊。”

    王副水官言道:“我会照大人的布局去做,若有失职,军法从事。”

    李冰又叮咛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水利工程,千秋大业,不可小视。”

    王副水官应诺道:” 李大人的训导 ,小的铭记在心。”

    李冰拍拍王副水官的肩头说道:”你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把白龙堰交给你,我信得过。”

    王副水官保证说:“小的一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李冰笑道:“这我相信,我知道,搞水利是你的公职,也是你的爱好。”

    王副水官坦诚道:“真的,我打心里喜欢水利。”

    传令官颇感好奇地问道:” 水利就是和水土打交道, 又脏又累, 你竟喜欢, 算是很另类.” 王副水官则说:” 是李水官的一句话, 深深地影响了我,导致我对水利的爱好.”

    传令官有点迷惑, 不禁问道;” 李水官的话那么有魁魅力?”

    王副水官坦言道;” 是的, 李水官说,水利是国家的血脉.“

    传令官由衷赞叹道:“有志气,看得出来,你说的是心里话。”

    李冰言道:“传令官大人,好眼力也。”

    传令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说不上好眼力,因为他确实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好水官。”

    ”还说不是好眼力? 那就是眼光有毒嘛.” 李冰玩笑道.

    传令官竭力否认自己眼光好,乃说道:”因为我一路走来,听见他与监工的谈话,他对监工的那个要求呀!认真丶把细丶较真,令人肃然起敬。”

    李冰这才明白了个中原因:” 原来事出有因哦. 传令官大人是个有心人嘛。“

    传令官问:”是的。请问。李大人何时进京?”

    李冰略微思忖一下,说道:” 传令官大人,我必须回去再给儿子李二郎作些工作交待后,就立刻进京面君。”

    传令官说道:” 李大人,本官先行一步,回京面奏君王。”

    李冰拱手言道:” 多谢传令官。”

    传令官拱手应道:”李大人客气了,我应该做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