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可在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眼中,却好像多么了不起,穿越到了古代,靠着放血吊打古代御医。
中医自古就有外科,只不过外科主要以治疗瘿、瘤、岩、皮肤等疾病为主,不过在汉末,华佗已经开始比较系统的有了外科方面的体系。
只不过当时的社会环境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医外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就像是清王朝的闭关锁国一样。
很多人都知道,四大发明最早都是华夏发明的,但是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当政者对这些东西并不重视,这才导致这些杂学发展缓慢,中医的外科手术其实也是一样。
随着西医的冲击,一些东西逐渐传到国内,这也让一些中医人下意识的排斥,不管是不是对的,反正只要是西医的,就反感,就排斥,这样的老中医大有人在。
“黄帝内经有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中医的很多治疗手段都是对前一种治疗的补充,草药不能奏效,可以辅以针刺,针刺不能奏效,可以辅以灸法,后汉书有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可缝合,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间皆平复.....”
方乐继续说着:“德高先生是江中名医,想来医术精湛,我说的这些德高先生应该不至于不知道吧?”
荣德高:“......”
方乐继续道:“德高先生是江中名医,想来医术精湛,活人无数,那么我想请问德高先生一生中可曾有不能医好的患者,一些脏器损伤严重的患者,药物不能奏效,针灸不能奏效的时候,德高先生给患者何种建议?”
荣德高:“......”
西京医院不少人都知道方乐中西医皆通,可事实上方乐对西医内科并不擅长,擅长的也只是外科和中医,只不过因为要做外科手术,方乐是能看的懂化验单还有核磁共振以及ct片等一些现代医学的检查报告。
虽然在方乐的心目中,并没有什么中西医之分,但是方乐自己还是先学的中医,后解锁的外科。
而且方乐接触外科手术的时候中医水平已经不低了。
当时江中院急诊科那边一直走的也是中西医结合的路线,这个结合并非成果方面的结合,而是方式方面的结合。
在面对患者的时候,江中院急诊科一直的原则都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可现实是,在实际的临床中,有的患者确实不是单纯的保守治疗亦或者中医治疗就能奏效的,中医并非万能。
从某种程度来讲,外科手术其实也算是对药、针、灸等方法的一个补充和延续,如果不是当时社会大环境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医的外科手术绝对要比现代医学起步早,发展快。
一刀切固然不是值得提倡的治疗手段,但是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却不能否定外科手段。
很多人对一些词都只是字面上的了解,却很少去细细研究。
所谓的一刀切,并非指得就是外科手段,而是不问缘由,不管病情,直接切掉,这叫一刀切。
在实际的临床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手段,因人而异,不该手术的时候避免手术,需要手术的时候不否定手术,这才是最客观的。
在西京医院急诊科,方乐也曾用金针颅内放血,避免了不止一位患者开颅手术的风险。
哪怕是面对侯成阳的时候,方乐也是了解过侯成阳的情况,再三衡量利弊,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盲目的赞成和盲目的反对都是不可取的。
荣德高面对方乐的一连串质问,一时间面红耳赤。
因为方乐确实没有和荣德高胡说,说的话,要么引用的是黄帝内经、要么引用的是后汉书,每一句都问的荣德高哑口无言。
荣德高对方乐的反感确实是因为方乐在肝外方面的名气,刚才一路上,沈安荣正在给荣德高说着方乐的事情。
沈安荣对方乐很欣赏,所以说的时候也是赞誉有加,什么孙清平的学生之类的。
可这些话听在荣德高耳中,却让荣德高很来气。
孙清平作为西京医院中医科的创始人之一,确实是赞成中西医结合的中医名家之一,本就让一些老顽固不喜,现在孙清平的学生又“不务正业”,荣德高怎么可能喜欢。
正说着就遇到了方乐本人,荣德高自然也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可荣德高万万没想到方乐的言辞如此犀利,直接给他来了这么一出。
这儿正是门诊大楼入口附近,方乐和荣德高两个人唇枪舌战,顿时就吸引了不少观众,边上不少人都指指点点,低声讨论。
还好这会儿是95年,这要是15年或者25年,边上有人录个视频什么的,方乐可能一瞬间就要成网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