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二章 视察民生 触景生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祭天完毕,刘坤便脱离大队,仅仅带着许褚、陈到以及陈道夫妇,五人便装向南而行,刘坤想要看一看,治下百姓究竟过的如何。

    由于身边没有官员跟随,刘坤放松了许多,静下心来,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色。

    此时的汉末世界,天空与大地没有丝毫的污染,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心神沉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博县属于泰山郡,位于泰山的南方。博县的学堂,乃是满宠上任郡守之后,于其他诸县一同修建而成,此时乃下午申时,学子们正在上课。

    几个游侠打扮的人进入学院,这几个人正是刘坤一行。

    刘坤一路走来,对一路的所见所闻非常满意,逐对身边人道:“泰山郡被满宠治理的不错,一路行来,各县皆治理的井井有条,伯宁是个人才。”

    众人点头应是!

    刘坤话音方落,两个文人打扮的人,从几人的身边路过,二人对话的内容引起了刘坤的深思。

    路人甲道:“长岭兄,你说县学招收这么多学子,将来如何安置?”

    路人乙道:“~,有德贤弟所言甚是!百姓皆知;县学不仅管饭,而且吃的饱吃的好!送孩子前来上学,一来,有机会出人头地,二来,可以给家中剩下不少的口粮,故而百姓纷纷将孩子送至此处。

    如今县学的学子已然过千,这个数字依旧不断上涨。若大汉各地皆是如此,数年后。便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士子。何其恐怖也!!”

    路人甲点头符合道:“是吖!长岭兄说的这个人数。尚且只是初期,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结业,人数会逐年递增。届时的大汉的土地谁来耕种?这些人学习数年之后,还可以种地吗.......”

    二人渐行渐远,刘坤沉吟良久,暗道:看来本王错了!让古代人人读书,不仅多余,而且相当多余!

    孤被穿越小说给带歪了!!

    后世之人歪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这句话不对,应该将其断开,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才是孔子的本意!

    刘坤结合汉朝当前的国情,细细思量,这样的解释简直荒缪之极,最令人可气的是,朕当时竟然相信!

    孔子的传承断过吗?没有!

    古人读书。先学识文断句,若这句话是断开的句子。岂会留到后世给尔等来断?

    朕以前以为:孔子推崇有教无类,便是要天下人人读书,如今看来,这种解释也是无稽之谈!

    孔子说有教无类,其意应当是;不管是农民,还是贵族,我都可以教授你学问。

    仅此而已,并非是要让天下人人读书!

    有心求学、天资聪颖的孩子,可以进学读书,而心思朴拙,老实忠厚的孩子,便在家中子承父业,岂非两全其美!

    有人觉得做一辈子农民,或者做一辈子工匠很可怜。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此时的刘坤,如同进入了顿悟一般,越想越远;

    幸福需要建立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知足常乐!农民就应该种地,工匠就应该做工,自我满足,才会产生幸福感。

    现在的这些学子,将来有八成以上的人,要回家务农种地,经过数年学子生涯,众人还可以安安分分的种地吗?

    若是没有做过学子,没有学到过学问,这些人一辈子不会有当官的野心,八成都会过的很快乐。

    若是学会了当官执政的本领,还能够甘心做一个农民吗?

    朕以前以为;读点书最少可以科学种田!

    仔细想来,这个说法也很荒缪,若要百姓科学种田,一个村长指导即可,何须人人都去读书?

    想想后世的大学生,其实朕早就应该知道:经过数年读书之后,众人都想从事体面的职业,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回家种田!

    既然本王错了,那么就要改正!

    刘坤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