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九章 朝廷亏空 刘坤欲行盐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焉表示:所有的郡守、县令,必须按照陛下颁布的政策,治理属地的民生。必须保证治下的百姓,没有苛捐杂税。若做不到这一条,现在可以辞官,如若不然,将来必不容情。

    自从赵云进入蜀地之后,益州大大小小的官员,便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对于众人来说,这个结果既是好消息,也算坏消息,全看大家怎么看。

    好处是:在这之前,众人担心会被罢官夺职,如今和平的过渡为新朝治下的官员,地位得到了保证,一颗心总算放到了肚子里。这样看的话,算是好消息!

    坏处是;新朝不允许征收苛捐杂税,大家没有了额外的收入,以后日子怕是不太好过,做官也是需要处处花钱滴!

    洛阳!

    十一月底,诸位武将的军事行动全部停止。长乐宫中,刘坤正在查看华歆送来的户部账目。

    士兵身上的铠甲和武器,几乎全部来自现实。马匹都没有花过朝廷一文钱。全是是当年从鲜卑和乌丸手中征缴而来。

    即便是这样,户部的账目依旧是赤字。大大的亏空,且为数不小,足有几万金!

    ≡≧,

    主要的支出有三项:一是全国铺路,二是全国兴修水利,三是各地学校的支出!

    朝廷有收入吗?有!不过都是粮食,刘坤并没有让户部变卖!

    幸亏刘坤的家底丰厚,去年称王之后,一次性给了华歆几万金。用来支撑着朝廷的花销。如果不然。今年肯定会因为资金不足。而导致无数项目下马。

    时至今日。不仅是几万金花的七七八八,朝廷欠水泥厂的债务也达到了数亿钱,虽说水泥厂有刘坤一多半股份,也不能这样搞呐!

    水泥厂卖给朝廷的水泥价格并不高,利润不到三成,若不是甄家有造纸厂和陶瓷厂撑住,估计早就破产了。

    刘坤为了运输方便,曾嘱托甄家;朝廷的路修到那里。水泥厂就开到了那里!如此一来,无形中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甄府的人大概经常向甄姜抱怨,而甄姜却对刘坤只字未提,想必是不想让他烦心。

    可惜甄姜不知道,当初搜刮皇宫和十常侍的财产,刘坤得到了数十万的金饼以及财物。

    他手中的几十万金,除了拿给糜竺十万,筹建大汉钱庄之外,其余的金饼和铜钱,全部都在宝镜空间呆着呢。

    虽然刘坤手里的钱财不少。不过他并不打算用自己的财产,来填补朝廷的窟窿。

    此例不可开!

    朝廷是众人的朝廷。若是养成了‘没钱找皇帝要’的习惯,日后恐怕会累死刘坤。

    刘坤查阅账簿发现,治下各地的世家大族们,虽然不敢不交这两成的农税,偷税漏税的现象却不少。

    比如冀州的韩家,其交税的土地的数字是八千亩,而情报处调数字是五万亩,相差足有六倍,胆子太大了!!

    过年之前,先坑世家们一笔钱,给大臣们发俸禄。

    待明年腾出手来,再和这些世家好好玩玩,定要他们将这份苦果,心甘情愿的吞到肚子里!

    华歆虽然没给刘坤弄来多少钱,却收了不少的粮食。想比而言,糜竺的商税收的甚是惨淡!

    仅有二、三百金!虽然大汉的商业不发达,却不该只有这么一点,据说这点钱大半还是糜家交的!

    不重视商税,不是糜竺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问题。汉代的朝臣也好,百姓也罢,都不会想到;一个发达国家的商税,便可以支撑起这个国家日常消耗。

    怎样才能收到商税呢?

    最好的办法便是发行发票,然而这一措施若要百姓接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后世,买东西不要发票的人,依旧是大有人在!

    还有什么来钱的门路呢?

    最快的办法莫过于挖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