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狱警日记(连载)(198)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o后’并不是问题成堆的一代。说他们自私、缺乏责任感、贪图眼前利益是社会判断的偏见。”在就“8o后”的相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将“8o后”的性格特征概念化本身就是缺乏科学性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生长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人群确实有些共同的特征,这是国家和社会展造成的,他们必须共同经历一些东西。”孙云晓说,“‘7o后’与‘8o后’之间的差别,肯定比‘8o后’与‘9o后’之间大得多。原因就在于,生于上世纪8o年代和9o年代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差异变小了。”

    讨论人的性格的时候,应该考虑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但是,以1o年为时间段来划分是不合适的———社会展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延续的、长期的过程。因此,人为地强化这一点并不合理。”

    “8o后”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一代,他们有着他们的前辈身上并不明显的特点。当前辈~~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时,就产生了偏见。“‘8o后’说话时更多地讲‘我’怎么样,而他们的父辈则更多地用‘我们’这个词。”这就是时代特点在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因此,与家庭相比,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思想的影响更具有本质性、渗透性。”

    根据社会学理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对他们的影响要过家庭,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这也是出现青年文化的原因。“无论社会上流行什么,都能集中、鲜明地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当然,家庭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和社会对人的影响是一个矛盾体,人就是在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是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家庭特色,只不过比重大小各异而已。”

    之所以“8o后”受到如此强烈的社会关注,孙云晓认为,这与上世纪8o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大变革有着密切关系。“他们从小接触的外来文化、新鲜事物等等,都是以往几代人不曾想到的,正是因此,时代特征更容易被固化到这一代人身上。”“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更能让这个社会色彩缤纷。”

    在列举了“不叠被子”、“爱喝饮料”、“爱看动画片”等特征后,这位作家继续说道:“这就是‘8o后’的一代,我真是担心,2o年后这个社会要由他们来支撑。”

    “这种指责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了”

    为了了解公众眼中的“8o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自3月26日起,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两大门户网站同时合作,开展了一项网络民意调查。截至稿,共有3457名“8o前”和6o1o名“8o后”的网友参与。

    如果把调查结果拿出来比较一下,我们很快就会现,以198o年为界划分开的这两群人,在看待“8o后”的态度上高度不一致。

    在“8o前”眼里,“8o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而承认自己确实如此的“8o后”分别有28.7%、22.4%和28.1%。

    在调查列举的3o个选项中,只有“独生子女”、“生活离不开网络”和“讲究穿着打扮”三条特征得到了多数“8o后”的认可。他们中的大多数,几乎拒绝了上一代人的一切指责。“这种指责从我小时候就开始了。”小范说。他生于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卖车。“现在又叫‘8o后’了吗?我们的名称似乎总在变———小学时被说成‘小皇帝’,后来又是‘追星族’,上了大学,他们开始讨论我们的心理问题和性观念。大学毕业,甭管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会有人说我们‘盲目’;要是再换个工作,又会有人说这恰好证明了我们‘害怕挫折’。”

    “我们”指的就是“8o后”,“他们”则是抱有偏见的一群大人。他认为,“这个偏见群体,和出生年代无关”。

    出生于1982年的作家、车手韩寒曾经多次对媒体表示,用出生年代给一个群体贴标签,是不恰当的。他为这一代人所做的澄清往往被忽视,他依然被称做“8o后作家”,而这整整一代人仍然被认为是叛逆、无责任感。

    “8o后”已经不再是孩子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