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63回 密谋议事皆高人 说因道果是轩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女娲娘娘脸色登时变了;其它人却道这是“大舅子调侃妹夫哩!”

    却说丹元会散,胡卢邀镇元大仙、祖龙至五夷山做客;正行间,人皇轩辕从后面赶来,说道:“老师且住。”众人停下,胡卢问道:“何事?”轩辕说道:“却来向老师说一件密事,此乃重中之重的大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大禹以臣绍君,分九州之属: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启王并非由古法禅让得帝位,而是以子继父业,亦当中天未远盛治之世。然盛炎之余,阴肃所伏;钧台之会诸侯时,九州之牧与各国之君长皆来朝会,独有扈氏之国君不至。有扈氏言启王坏禅位之贤,不奉正朔,不修人纪,不勤民事,乱纲渎常,虐民不道,是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又有截教门人从中作梗,兴兵事伐巫,师陈于甘之野。

    不意启王尽招九牧万国之师,调兵将讨伐之,渡孟门,逾梁山。及至战时,两军成阵。太康驱毒兽在前,坚车在后;马披介,人贯甲,又有蛊士毒巫,奇术怪阵;有扈氏虽亦有截教修士助阵,岂料修士不得施杀术,圣人不得降世,终不敌太康兵强将众。夏朝遂立,启王因此尊巫士而排洪荒真修。

    三清圣人亦因此颇为不满,却又势必不能直接出手,单凭门人更难成事,前者截教已试过,便是合三教之力亦未必成功。及至夏朝立,人间帝皇定;欲借人族行伐巫事,老君虽为人教教主,也不能独断乾坤,尚须历代人皇肯,方可名正言顺。遂至火云洞,述说前事,历代人皇皆看向大禹;大禹说道:“我原已禅位于伯益,伯益又失位于启,却非我所能预料。”

    通天教主待要强辩,元始天尊已经接道:“非欲伐夏,实欲伐巫。”轩辕亦说道:“如今夏启已继位为人间帝王,即是洪荒人皇,自行政令,却非他人所能干涉,纵是我等也不例外!”神农亦道:“我等已得人皇,便不可再轻出火云洞,此圣人共议,人教规矩,岂可轻乱?”舜帝说道:“正是,料我等久不入人世,便是有心,亦是无力。”通天教主问道:“伏羲道友如何说话?”

    伏羲笑道:“贫道原非人族,能为人皇,已是老君的‘恩赐’,如今却不好再厚颜插手人族之事。”老君并不理会伏羲的嘲讽之意,说道:“子承父业,终不如禅位推先之人贤良,百年之后,若有不肖子孙为祸人族,又该如何?”大禹接道:“自当行杀伐术,便为贫道子孙,亦不必姑息。”元始天尊笑道:“却恐人族力弱,不能胜巫。”

    通天教主亦笑道:“三清本为一体,三教同气连枝;贫道门人众多,自当出手相助。”元始天尊接道:“贫道门下亦人才济济,岂能叫师弟独木支撑?”老君说道:“合该如此,诸位道友可有异意?”历代人皇默然不语,尧帝半天没有说话,此时却道:“贫道却信不过阐教门人。”元始天尊色变,却也无话可说;通天教主笑道:“既然道友信不过阐教,便当由我截教主理此事。”不意大禹接道:“截教?此次却轮到贫道信不过了。”

    轩辕理解尧帝和大禹的心情,前者有切身亲历之痛,后者本就对修士没有好感,又担心截教门下杀伐太重,绝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却也不愿把关系弄的太僵,说道:“阐截二教均可参与,但主事之人却须由葫芦老师来主持。”尧帝说道:“大善!”神农、舜帝、大禹皆道:“正是!”伏羲亦道:“合该如此。”

    三清见历代人皇共进退,虽有些不情愿,但也无奈,遂有“丹元”之事。

    胡卢听罢,方悟此间究理,说道:“轩辕呀,你们可给为师找了件好差事。却不知大禹治水之时,为师已经应承祖巫共工,要保下巫族一丝血脉。”轩辕笑道:“老师不应此事,巫族或有被三清圣人门下杀绝可能;应下此事,具体如何操作,还不是老师说了算?”胡卢诈恼道:“为师如此劳心劳力,有何好处?”

    轩辕笑道:“确有大好处!”说罢拿出一方印玺——

    却是三清离开火云洞后,历代人皇的计较;伏羲说道:“诸位道友,你们或多或少均与葫芦道友有师徒之谊,多有爱戴之意,如今却是失了计较。”大禹说道:“葫芦老师功德盖天,难道三清圣人还能出手对付葫芦老师不成?”伏羲答道:“并非如此;诸位道友试想,葫芦道友是多代帝师不假,却非当代帝师,亦不可能成为当代帝师,介入人族之事,终须有个名目,没有名目,别人如何会信服?”

    大禹笑道:“以葫芦老师的身份地位,何须如此费事,只管将身份一露,人族无不响应;你当贫道为葫芦老师设祠立庙,岂是等闲?”伏羲说道:“道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国之祭祀,寻常人等如何能入庙祭拜,如何识得葫芦道友真容?”轩辕亦道:“还有一节,便是识得,亦须防备小人诈言葫芦老师假冒。”

    神农笑道:“伏羲道友,可还记得神鼎乎?神鼎传自道友,却因我而名,贫道早将此鼎送于葫芦老师,应该可以证明身份了吧。”轩辕、尧帝、舜帝尝闻神农鼎之名,皆道:“应该可以。”大禹却是苦笑道:“众位道友,贫道继位人间帝皇时,葫芦老师曾送贫道一鼎,说是原为人皇之物,如今再予人皇,却是物归原主。”

    众人婉惜一番,皆道胡卢道德高尚,境界高深,竟已不为外物所累;连神农鼎一级的先天灵宝亦不在其眼中!伏羲说道:“却不知此鼎现在何处,若能寻来,未尝不能补救。”大禹苦笑道:“此鼎已被我一化为九,用来镇压人族气运和守护九州之地了。”轩辕沉吟道:“信物不是问题,贫道手中之剑亦是人族圣器,原就是葫芦老师所炼,问题在于葫芦老师拒不肯受。”

    伏羲说道:“鼎以神农道友名,剑以轩辕道友名,葫芦道友拒不肯收,想来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若能新炼一物,以众人之名,葫芦道友应该不会拒绝。”

    ……

    轩辕说道:“此印名为‘崆峒’,集神农师兄、尧帝、舜帝、大禹以及弟子五人功德和人皇帝气的烙印于一体,一则是我等的一番心意,一则可方便老师行事,还望老师收下。”祖龙问道:“可是玄都洞论道时,道友所用之法宝?”轩辕说道:“正是!”镇元大仙动容道:“却是一件异宝!称得上人族圣器,寻常时不可轻示于人。”

    胡卢遂将崆峒印收下;正是:商汤伐夏战起时,风起云涌英雄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