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主流媒体的采访,后面依然跟着一堆的狗仔。被人跟踪、被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日子不好过啊,但李家明不用公司公关部的人提醒,都知道如何洁身自好,如何保持他的良好公众形象。
呵呵,这是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创始人有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会让自己做什么都事半功倍,也能让公司的形象变得高大。这些东西,李家明比市场部、公关部的那些家伙更清楚,何况他早过了那个张扬的心态。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李家明刻板的生活,让那些狗仔们绝望了。学校、公司、公寓,学校、公司、公寓,每天六点钟起床跑步、打球;晚上六点—九点在公司处理公务;十二点书房里的灯准时熄灭,拍不到有价值照片的狗仔们只好哀叹——这是个中世纪的苦行僧。
国内的媒体倒能找到李家明的八卦,从打架事件到他捐款给老家,都能从里面挑出刺来,可谁敢报道?新闻媒体是受政府领导的,政府正在宣传‘汉华奇迹’,谁敢给政府添堵?
倒是被李家明叔伯、老师们推选的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胡师公,把基金会的事理顺后,打电话来找麻烦了。
捐款只捐给自己出生的乡镇,连隔壁乡镇的都不给一毛钱?那些地板厂、模板厂还有食用菌公司的员工,是不是都是崇乡人?既然他们出了力,帮你们李家赚了钱,你现在有了钱,能把他们也不包括进来?
没问题,当初说只照顾崇乡人,那是堵叔伯们的嘴。现在有德高望重的胡师公去劝说,李家明当然满口答应。
基层升官难啊,这位数年前就退居二线的胡师公,能在竞争那么激烈的基层爬到副处,除了能力突出外,情商也是极高的。他打电话之前就知道李家明肯定会同意,而且还知道这样的人最喜欢听什么,怎样糊弄这样的人掏出更多的钱来办教育。
为什么?
到了他这个年纪、地位,对物质已经没多少追求了,他要的是身后名,而这位十几年前认的徒孙,就有那个能力帮他县志留名!
因此,等李家明答应完后,胡师公以一种教训的口气道:“家明,你有的是钱,说你是华人首富都可以了。我跟你讲,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又是个能赚不会花的人,留那么多钱干什么?还不如多捐点出来办教育,把老家的教育办好来,以后那些伢子、妹子还不记你的情?”
什么叫‘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话说得刺耳,可重传承的李家明就愿意听这种话。王老师是胡师公学生,自己又是王老师的学生,能这样跟自己这样说话,那就代表着师生之间的传承。
被师公教育了几句的李家明,一边陪着笑也一边琢磨。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交通办好了,自己能为老家出力的事也就只有教育了。只是这事吧,不能光靠自己掏钱,义务教育本来就是政府的事,自己若把政府的活都抢掉了,那成何体统?
再者说来,上次曾副书记干掉那两家伙,虽然是大快人心,但自己可是背了个不小的黑锅,得在老家的领导们面前把这恶名变成恩怨分明。只要让大家知道,自己这人狠是狠了点,但跟自己做朋友,远比当敌人的好处多。这名声要是树立起来了,继任者们都会在自己划的圈圈里干活,等着自己送政绩、送人脉,去别处升官发财便是。
至于别的地方被刮了多少地皮,关自己一个同古人屁事!
深谙人性的李家明等电话那边教育完了,陪笑道:“师公,我现在太忙了,那有那时间和精力?要不这样,我发个函给县里,请领导们来美国共商大计?
我是这么想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单靠私人捐赠,那不是长久之计,最后还是要靠政府来办的。大家抽空来我这坐坐,顺便参观下我们公司,这多好?”
聪明!同样人情练达的胡师公暗乐,满口替领导们答应下来。
“家明,不单要邀请县里的领导,还有市里的也得请一请。我们县好不容易出了你这么个人才,得让大家都跟着自豪自豪。”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