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偏狭的定义。
与中国一样,西方的教育模式与其说是素质教育,更不如说是自由教育更为恰当一点。
一些美分、带路党们弄了一个美化西方教育的名字叫做素质教育,让人一听就觉得西方的东西高人一等,远远不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可以相提并论的。
好像在那样的教育制度之下,诞生出来的人就都是高素质、高学历、高文化、高才华的一样。
殊不知,西方也没有那么的美好。那种教育模式下的失败品,比起中国来,其实更多。
西方的教育,更加注重天才的培养。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表现出某个方面卓然的天赋的时候,那么就会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如鱼得水,最终成长为了不起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总是会诞生那么多了不起的科学教、文学家、音乐家和it行业的精英、工业技术方面的领先成果和科学技术方面的高端技术的原因。
但是这种教育,却等于放弃了对于普通人的培养。导致很多人都成就了了,甚至毫无作为。
中国的教育呢,或许在培养天才方面不够给力,却能够制作出许许多多或许默默无闻,但在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蓝领人才。
这些人单个拿出来或许不是那么的耀眼,但是放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是非常的惊人。
而放到国家层面来看,显然极个别的天才肯定不如大量而且实用的普通人才的效果好。
个别出类拔萃的天才,是无法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提高起到作用的。
比如波兰的历史上,哥白尼、居里夫人、肖邦每一个都是星光闪耀的天才型人物。但是因为整体教育水平的缺失,导致波兰与韩国一样,成为历史上遭遇最为悲惨的几个国家之一。
与波兰相比,旁边的德国因为更加注重基础人才的培养,结果拥有了数之不尽的能够创造生产力的产业人员。
再有一些天才的补充,使得德国一直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站在国家领导者的角度去看,这种更注重基础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显然有着更大的益处。
崔正源洋洋洒洒地说了如许之多,也让下面的听众醍醐灌顶,刷刷刷的记录声不绝于耳。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尽管崔正源介绍了这么说,但还不是他提到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
等到这里的讲解告一段落之后,他才话锋一转,开始进入正题。
“刚才我说的这些,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方面的方式。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那种潜藏在骨子里的教育的因子,其实才是决定其能够生存、壮大、发展,甚至是在遭遇挫折之后能够重新崛起的关键。”
这一下,就连许多知识渊博的教授们都开始慎重起来。
在进入正题之前,崔正源又举了一个鲜明的例子。“历史大家都有学习,相信即使不喜欢,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还是稍微知道些的。在这里,我们看一下中国和我们韩国,在高中的历史教学方面的区别,或许就能感受到中国的教育的特殊之处。”
很多人都顺着他的话,开始回思起当初学习的高中历史又什么内容了。但很显然,尽管大家想破了脑袋,却也抓不住要领。
还是崔正源主动说了起来。“在我们的历史书中,从一开始就用了很大的篇幅,恢宏壮丽地介绍了我们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从一开始的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氏朝鲜、三韩部落、新罗、百济、高丽、朝鲜一直道现在。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我们的民族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了不起的人物,做了许许多多让我们仰慕的事迹。大家在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很自豪呢?”
台下的许多人都情不自禁地点头,认同了他的问题。
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民族有着浓厚而无法割舍的认同感,对于本民族曾经的和现在的令人骄傲的事迹,自然也与有荣焉的感觉。
崔正源继续道:“我留意了一下今年的高考历史题,其中很多的内容都是关于我们的先辈的辉煌事迹的内容。”
在座的人很多都刚刚告别高考没有多久,许多人甚至还能够回想起自己考试时候的内容。听到崔正源提及,很多人都露出了回忆的神情。
确实如同他所说的那样,为了体现大韩民国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历来韩国政府对于历史上的先进事迹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教育。
但显然,崔正源讲述韩国的历史教育方法,只是为了给接下来的中国部分做铺垫。而到了这个时候,他的语气也深重了不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