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过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林熙枼夫妇去了岭南,林熙蕙仿佛失踪了似的,也不在没事儿跑到崔府寒碜人,折腾一些幺蛾子。

    国公府的人不算聪明,但是至少混了多年勋贵圈子,还是有三分眼色和七房知趣的。

    国公府没了,牛老太太最后那一出保命的狠招,又一下子得罪了整个朝廷上的勋贵世家,国公府往昔的亲朋党友皆受了牵连,自是不会帮衬国公府的。

    国公府子孙不出意外,复起至少近十年是没有希望的。

    国公府上下的太太少爷们又不是林熙蕙这类心智有问题的,自是不会跑到崔府闹事,让林熙菡等人记起怨恨。

    不说跑到崔府之类的世交圈子闹事,惹人眼,就连京城也是不入的。

    林熙菡与国公府亲人们有间隙又无情分,也不愿与国公府的旧人多接触,念及二房林熙薇姐妹的帮助,让兰嬷嬷又转了几个七房分家分得两庄子给二房姐妹,又赠送五千两银子给国公府旧人使唤。

    众人皆百感交集,秋收时候,国公府还从庄子里送了些新鲜瓜果给林熙菡尝尝鲜。

    这一来二去,林熙菡与国公府的旧人关系都密切了不少。

    林熙菡也终于见到了自己那些求学公务外院的堂哥们,几次相交,林熙菡发现国公府的几个少爷到底是林家的孩子,不说多么聪慧才学,但均是有些拿手能力的。

    可惜,大房林玉煜继承了国公府的爵位,甄夫人掌了家,牛老太太这个心胸狭窄的老祖宗坐镇,牛党一脉后面撑腰,自是大肆打压排挤这些庶出的、不讨喜的主子少爷们。

    为了性命安危,这些林氏子也只能藏拙自保。压得喘不过气的林氏子哪里有时间精力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如今,国公府一倒台,牛老太太一死,各房就分了家,大房犯罪作孽的案底自然记录不在各房头顶上。

    又由于四房、五房、六房夫人皆有案底,按照大胤律,犯妇子不可出仕,其子女亦是断了仕途。

    周夫人、柳夫人、高夫人三人不得不为了家族之计,摒弃前嫌,放下成见。培养起那些自己看不上的庶子。

    这一弄,国公府的风气倒是好多了。

    九月底,文氏携林熙薇姐妹来辞行。国公府得罪的人太多,如今风声刚过,世人眼光也不集中在国公府,那些往昔受了国公府连累的和国公府曾经得罪的敌人皆纷至而来得开始找这些剩下的国公府旧人的茬。

    府上人商量了一下,心中也明白。家中子弟近十来年是不可能有机会重新踏入朝廷仕途,留在京城等于是个靶子,惹人眼,遭人厌,不若回姑苏老家,等风声过了。众人忘了国公府那些事儿,再途打算。

    林熙菡心中明白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请薛二爷帮忙办了通行文书。又请姑苏林氏族人帮忙转了国公府旧人的户契。

    文氏一行人自是感激不尽,大胤朝户契制度严格,百姓是不可以随意流动,出行皆要办理通行文书,否则城门都出不去。客栈不敢收留,船户车夫不敢携带。

    林熙菡这一帮忙不尽省下了他们打点的银钱。更主要的是按照国公府往日行事风格,怕是很难从衙门里拿到通行文书。

    再来国公府众人户籍已经落户燕京府,想要将一干人等户籍转回姑苏老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便是办成了,至少也要大半年的时辰。

    林熙菡不计前嫌的帮助,让国公府的众人感激不已。

    尤其是二房文夫人,她是个没心没肺的,嘴上又没封锁的,说话直接刻薄,又爱传闲话,没少背后叨念林熙菡,见林熙菡帮了她忙,她一张惯是厚鞋底的脸也薄了不少,羞愧不已。

    第二天就又开始发挥她的特长,到处传闲话,只是这次不是各个被数落,而是到处传林熙菡的厚道善心,对大家的帮助什么的。

    当然,她还是不忘骂咧大房一干人等,特别是砸了她脑袋,偷了府里银钱,跑得没影没踪的林熙蕙,每天至少被诅咒一百下。

    林熙薇姐妹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她们这个母亲是一辈子改不了了,好在人不坏,就是嘴巴闲不住而已。

    冬季没来,国公府旧人就办好各种文书,踏上了回姑苏老家的船,开始新的生活。

    临行前,林熙菡又让人给林二老爷父子偷偷送了三万两银票,林二老爷犹豫一下,只是看了一船的家中老小,以及简薄的行囊,叹了口气收下了。

    林熙菡对国公府旧人的厚待,兰嬷嬷心中大为不满。

    她对国公府往日对崔诗韵与林熙菡的薄待成见极深,觉得林熙菡帮助国公府的人简直是善良过度了,天天念叨钱就是烧少了,也不该给那些没心肝的人使唤。

    林熙菡笑笑,等兰嬷嬷发泄完了,她才将这次衙门罚没的国公府的账目给兰嬷嬷看了一眼。

    她立马破壁微笑,“怎么这么多银钱产业。”

    林熙菡淡笑,拿出一本大胤律,翻到第二册,指给兰嬷嬷看看,她才明白,感慨道,“这没事儿,多读律法规矩,比读那些子诗书管用多了。”

    林熙菡听了,心中极为认同。

    要不是林熙菡熟读大胤律法,也不能算计到牛老太太、林玉煜夫妇,更谈不上整垮国公府。

    族姬不上皇册,宗姬是要上皇室宗册的,不敬族姬不算什么大罪,不敬品阶高的宗姬却是要受宗人府处罚。

    故林熙菡先将甄夫人私卖林熙菡嫁妆产业的事情透露给林二老太爷,请林二老爷做主,又让人传话于宗人府,告国公府克待宗姬。

    不敬皇族,可大可小,碍于国公府和牛阁老的势力,宗人府必是不会随意处置。而是告到宫中,请陛下皇后拿捏。

    事情已经传了进宫,不管宫中主子如何想,总要唤了牛老太太婆媳进宫谈谈敲打一二。

    按照宫里娘娘作息时间,宗人府传话,到派遣宫人传话国公府女眷至少都要在午时之后。

    兰嬷嬷又与国公府夫人闹翻,国公府的夫人们早就被恭维得忘了身份,如今被个奴才,羞辱自是要报复回来的,打杀上门再正常不过了。

    林熙菡这个时候随意挑衅一下。就能让早被林熙菡默不作声,忍让惯了的国公府夫人们气愤不已,失去了分寸亦是再正常不过的。

    掐着娘娘人来的时候。被吓晕打晕,亦是正常不过的。

    世人生来就有怜悯之心,林熙菡和一屋子的小丫头胜在年龄小,而国公府的主仆却是年长体壮,仗势欺人。

    宫中人一见就有三分偏心。何况国公府做事本来就不占理。

    宫中审问自是以审查国公府夫人为主,谁会问早就被打得凄惨无比,又吓得瑟瑟发抖的几个女童呢?

    而与此同时林二老爷找茬到国公府,按照牛老太太和甄夫人的品性,自是不会轻易将倒口的东西吐出来,必是会想方设法的谋财害命。

    商户地位低贱。又是没势力背景的土财主,国公爷囚禁商户,严刑逼供拿到契书也是极为正常的。

    可惜。土财主正是由于不懂各房背后势力,直接闹得大理寺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牛阁老是大胤朝廷的三把手,除了陛下和楼阁老,就属牛党势力最强大了,大理寺按理必是压下案子的。

    可遇到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土财主。不拿着状纸进大理寺的院门,而是一上来就撞院墙伸冤。说大理寺包庇凶手,官官相护什么的,惹了一群围观的群众。

    大理寺想压都有些难,自是不能使用强制手段,只能安抚为主,疏散人群。

    可惜,这个时候有个闲着没事就好弹劾的宋御史知道了这事儿,一下子可以弹劾大理寺、国公府再到权势滔天的牛阁老。

    宋御史这个清流砥柱怎能不弹劾政敌牛党一脉。

    御史台弹劾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