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难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胤对南北线的封闭政策,很快就引发了进一步的冲突,好在唐蕊早年储存的粮食缓解了国内的压力。

    可没过多久,唐蕊执行的限粮计划破灭。

    这个限粮计划,是唐蕊照抄前世宪宗赈灾法令政策,前世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的旱灾中的大胤朝稳定。

    但是北胤由于世家勋贵奢侈成风,官官相护,官商勾结等诸多原因,最终破产。

    北胤的老百姓无法获得赈灾粮食以及基本的饮用水的补给,生存受无法保证,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爆发过多次暴动和冲突。

    北胤朝廷从铁血镇压到冷淡处理,最后不得不采取手段警告那些无视法令的权贵官宦,可惜唐蕊这些手段还是毁在了她的心腹手上。

    上行下效,唐蕊的手段不够光明磊落,她吸引的对象自然也是不够光明磊落的对象,严莫稳就是其中之一。

    严莫稳乃是老牌子清流严馥七子,严家是大胤朝有名的书香世家,一门状元起头两探花三进士八举人讲得就是严家。

    严家寒门出生,却皆是天众奇才,极为擅长读书,尤其是家长严馥乃是高宗时期的第一届状元郎,士林素有天下八分才,严馥占尽七分的说法。

    严馥其人有傲骨,刚直,不畏权贵,士林民间声望极高,人称“打得倒地泰山神,打不到的严馥”。

    做御史中丞十七载七次下刑狱三次遭廷杖,其中皆是为了老百姓伸冤求利,对抗世家勋贵。甚至里面还有二次廷杖就是直接当面指责先帝爷昏聩败坏超纲,据说口水喷了先帝爷一脸,让先帝爷这个惯是当面不发怒的皇帝爷,气得差点对打。

    严馥世家勋贵、皇族官宦间名声不好。是有名的“臭豆腐”,“严铁面”,可民间却多有青天大老爷的说法。

    但是民间的尊崇并没有给严家带来好处,反而给严家后人带来诸多痛苦。

    严馥仅一老妻,二人伉俪情深,生有八子,无女,八子皆有功名,早年严馥再世。长子进士,次子探花,三年后三子进士,四子又是探花。

    可是严馥早逝,独留下弱子老妻,严家自从就未曾再中进士,直到七子严莫稳多次进士不第,一怒之下投靠了被严馥评价为“忠臣脸奸臣心”的赵家宗主,就一次中了二甲头名。

    这其中有什么奥妙一目了然,实在是严馥为官清廉得罪的特权阶级太多。朝廷上的那些权贵不希望再有第二个严馥。

    严家入官的子嗣有五,严馥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以及老七严莫稳。

    其中次子和四子分别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美探花和少年才子,可惜严家子嗣官场不顺,几十年下来竟然除了严莫稳,没有一个四品官,就连翰林院出生的老二、老四也是出了名的不出阁老探花。

    当然其中并不是严莫稳的能力比家中兄长以及严家他人高出许多,而是严莫稳性子不类严家人。

    严莫稳是严家一群刚正严明、清廉善良的人中的异类,他天生狡诈自私,擅长专研权术。早在宪宗时期就靠着赵家势力一举爬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莫不是宪宗为了打压世家勋贵,指不定如今早早就做了尚书。成了一方权贵。

    后来宪宗扳倒李氏、压下赵氏,铲除牛氏,严莫稳也战战栗栗成了隐形人。很是消沉了一段日子。

    姬文璟谋朝篡位成功,他也没似一些严家人逃亡燕京府支持宪宗正统或者弃笔从戎北下抗蛮,而是假装留于燕京府以死明志,等严府老母走后,立马穿红戴绿领着全家老小投靠了唐蕊,一求荣华富贵。

    惹得严莫稳的嫡妻孔氏当即带子和离。

    孔氏出生圣人孔家嫡系,之所以能够下嫁严莫稳这个寒门官宦后人,不过是看中严家家风和严馥清明,可严莫稳的举止让孔氏不屑与之为武。

    孔氏休夫,严莫稳无奈,孔氏后人,儒家圣人之后,不管哪个王朝想要靠儒家来稳固统治都不敢薄待了孔子后人。

    严莫稳离开了紧箍咒般的嫡妻孔氏,如同脱缰野马,越发得意忘形,贪赃枉法,作为唐蕊的走狗,很是为唐蕊做了一干子不干净的东西。

    头一个就是唐蕊报复他人以及虐待曾经嫉妒不已的世家贵女的手段和刑罚皆是严莫稳收罗过来,讨好唐蕊的,甚至唐蕊手下第一刑罚高手许璜亦是严莫稳引荐的。

    若说严馥民间人见人爱,权贵官宦人见人厌,那么严莫稳这个做儿子的就正好相反,权贵爱之,百姓恨之。

    趋炎附势是他的本性,骄奢淫逸是他的根骨,而无耻下流就是他整个人最大的品质。

    唐蕊的限粮令执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世家和勋贵的骄奢之风,让世家勋贵降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