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庸人自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更可怕的是王皇后不仅仅是一时义愤的报复。

    姬文璟手上有近八十万的精兵,而南胤不过是近几年征录地方番兵,还不到五十余万,其中还有二十万被派遣去了支援文永康这些抗蛮的老将去了。

    若不是姬文璟倒逆施行以及天灾人祸,南胤根本无与北胤一战之力。

    而南胤最后能够攻下燕京府,并且让姬文璟无再战之力,不得不携带唐蕊西逃。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王皇后为首的王氏家族,借着新生太子的身份以及众人对唐蕊的不满,挖走了姬文璟手上一半的兵力。

    故南胤对北胤的战争在燕京府一战不算最艰难的,最艰难的反而是攻下皇城后,围剿王皇后鸭绿江之东的新领地。

    不过很快王皇后这个聪明的女人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她派遣使臣,以她掳走的宪宗旧臣以及大胤名人义士,换取东京和汉江两个封地。

    并且作为交换,她愿意以太后的身份,替小太子对姬少康俯首称臣,呵斥姬文璟倒逆施行的种种罪状,向京都宪宗求封东京王妃以及小太子为东京小王爷。

    宪宗及大胤朝臣不由不对王皇后这个女流之辈刮目相看,经过多次商谈,最终宪宗昭告天下,姬文璟谋逆七宗罪以及姬文璟一干乱党的罪状和诸如此列的惩罚。

    而王皇后母子改为弃暗投明的降臣,并以协助南胤大战成功的种种功绩,封为东京王妃以及东京小王爷,其母子食邑便是东京和汉江两地。

    当然母子二人的近四十万的精兵,有泰半的精兵被宪宗分化和编制分往各地驻地,只留下不到十五万的地方常驻兵用于保护东京王妃母子。

    宪宗仁义的做法取得了朝里朝外的大儒和名士赞赏,而宪宗夫妇却不得不苦笑面对这些美名,天灾人祸,连连战争。民不聊生,苦的是天下老百姓。

    满目苍夷的大胤朝打不起了。

    宪宗夫妇不得不对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王皇后妥协,做下了东京和汉江两食邑的妥协。

    特别是王皇后最后一手带走了诸多为南胤做出巨大贡献的名士名臣,宪宗夫妇背不起骂名,扛不住满朝文武世家的指责。这才无奈做出了这场荒唐的交换。

    宪宗的旨意已经下了。哪怕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将汉江和东京两府交予了王皇后等人,并且派遣臣子去东京王爷的封地接回“被王皇后所救助保护”的大胤臣子。

    而其中就有一着不慎的伍敬行以及晕乎乎的崔阁老。

    崔大郎便以祖父在外的孝道。自请去了东京府接回这些老臣。

    这个秋天有点冷。

    晚夏天刚过,秋天刚到,柳舜华终于在早产下一个羸弱的女儿,就去了。

    柳舜华最后也没等到正在东京和王皇后交涉人质的崔大郎,当然她到死也不曾想过要见崔大郎。

    柳舜华一直到死都怨怪崔大郎对她不够用心,对她无情,对她有了贰心,怨怪崔家上有歹毒的婆婆,刻薄的小姑子。别有居心的表妹。

    柳舜华临死前还防备着崔家这群人,唤来柳家的长辈和自己的亲弟弟,将她的嫁妆通通备了案,一份为二交给了婆家宗族以及柳家宗族代管,而契书和日常打理就交给了她的亲弟弟柳小舅子。

    崔家富裕,崔大舅母也从不曾对这个儿媳妇有过什么歹意。虽然被儿媳妇临死的举动恶心了一把,也怜惜她少年早夭,临死前的一颗慈母心,也不得不忍了下去,无视她这些防备不信任婆家的举动。

    柳舜华的嫁妆造册在嫁妆入崔家府库前就造册好了。直接取了来,给崔柳两家人观看无二后,就在衙门和银号立了契书。

    柳舜华许是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想起女儿还在崔家过日子,这般举止实在得罪了婆婆和公公,就留下遗言,将契书的一份交给婆婆保管。

    崔大舅母想要拒绝,但人已经死了,柳舜华的女儿也是她的孙女,也总不能完全不管。

    可惜崔大舅母这份心思最后还是被柳小舅子夫妇给恶心到了。

    这柳小舅子又像上次一般摸进了柳家内院,想要看看崔家是否暗地里虐待了出生十几天的恬姐儿。

    柳小舅子这次不像先前那般幸运,崔家新至毫无防备。

    崔家仆从护卫上次失误很是吃了亏,这次又见上次的罪魁祸首至,新仇旧恨,当然故作不知柳小舅子的身份,往死里揍了他一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