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第三十七章 天禧之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真是不够英明,要是早早决断了,定下太子,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

    不说沈琳谢玄之在家吐槽先皇一家子,且说魏王一路狂奔,十月底的时候终于到了蜀中。李厚做过镇蜀大将军,蜀中的军事他熟得很,没费什么力气就收服了川蜀,护着魏王进了成都。镇蜀将军顾名思义本就是为了防止蜀王坐大而特设的官职,权力不小,李厚在蜀中的时候就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势力了,现下蜀地大大小小的官员多是他的党羽,一入蜀地,就等于是回了老巢,任谁也奈他不得了。

    天禧元年十一月二十,在李厚的扶持下,魏王于成都称帝。李厚仗着蜀道天险,阻隔了身后追兵,秦王多次调兵攻打不下,只得眼睁睁看着魏王称帝,建立政权同他对峙。

    第二年,秦王建年号长庆,是为长庆帝;远在蜀中的魏王则改元天佑,是为天佑帝。至此,天下二分为天佑蜀燕和长庆北燕,两国战争不断,强盛一时的大燕因此而走向了分裂,没落。

    ———————————————————————————————————————————————————————

    天佑帝在蜀大搞建设的时候,长庆帝也没有闲着,他是个爱记仇的性子,当上皇帝后立马开始了清算。曹妃当时为了给儿子打掩护,没来得及逃跑,落在了长庆帝手里,长庆帝直接以谋害先皇的罪名赐了她三尺白绫。曹家也没逃掉,被诛了九族,而那些没逃掉的魏王党羽皆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牵连甚广,燕京血流成河,搞得同魏王一系有牵扯的官员人人自危。这一举措,彻底断绝了某些想要投诚的魏王党的退路,更是坚定了他们跟着蜀燕政权走到底的决心,蜀燕一时间士气高涨。

    而藩王们被迫留在了京城,轻易不得离京。长庆帝则派人接收了藩王们的地方势力,原本的藩王属地完全落入了朝廷手中。长庆帝以雷霆手段了削藩,使得北燕实力大增。

    处理好内政,长庆帝于长庆元年春,调集二十万大军,开始了伐蜀之战。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号。这里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绝对不是个好攻打的地方。李厚依仗着地势天险,蜀地富饶,同北燕军交战数月,僵持不下。

    然而上天没有站在长庆帝这边,这年春天潭州、永州、衡州、邵州大旱,四个月没有降一滴雨,赤地千里。到了六月的时候这场旱灾一点也没有缓解的趋势,反而渐渐扩张,向洪州、抚州等方向蔓延。农民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更可怕的是有瘟疫蔓延开来。

    洞庭一带本是鱼米之乡,如今粮仓出事,长庆帝自顾不暇,不得已被迫停止了伐蜀。

    趁着北燕大旱,蜀燕得以休养生息,迅速的发展壮大,第二年更是趁机发兵占了江陵、豫州,渐渐有了同北燕一争天下之势。彼时天佑帝年十五,年少未及亲政。威武将军李厚成为镇国将军,同时加封太尉,统领蜀燕兵马,兼揽丞相之职,成为了蜀燕实际上的掌权人。

    ————————————————————————————————————————————————————————

    皇位更迭,天下二分,这些权力之争对平民百姓的影响远及不上这场大旱来得真切。

    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

    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

    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

    为了生存,流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徙他处。他们所到之处犹如蝗虫过境,草根树皮被一扫而空。时有流民抢掠百姓的事情发生。流民是可怜的也是危险的,人心惶惶之下,许多郡县都采取了不准流民入城的政策。

    史载:“长庆元年,洞庭大旱,水稻薄收,亩不及斗。秋粮无收,桑麻未种。至次年,自春迄秋旱魔为虐,桑麻皆未交土。旧既没,新亦无望,室罄空悬;谷未熟,菜仍弗生,民多流亡。是为天灾,大祸。”长庆帝为了赈灾,设平粜、赈济两局,差官四处购粮。然脚稀途远,买易运难,虽有赈济,而到达灾民手中的寥寥无几,贫分极次,口分大小,每月放粮一次,大口七斤,小口二斤,‘赈者尽赈,死者仍死’。

    作者有话要说:好痛苦,长智齿了,牙疼。又要做一个小组作业,所以拖到现在才来补上下半章。

    真是对不起。

    这种政治方面的真心不会写啊

    改地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