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豁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六月里的襄京城像个大火炉,烧得人口干舌燥的同时,还给本就焦躁不安的人们添上了心里的一把火。

    即使承元帝出征前已尽量将政事堂安排得尽善尽美,摩擦到底比上头有个皇帝在时多了些。

    还好,政事堂还有历经三朝、态度强硬的宋首相坐镇。

    饶是如此,宋首相的负担也比平日重的多。用赵毅的话说——“勤勤恳恳地像头老牛!”

    宋氏几乎没隔四五日便回娘家一趟看望祖父,但宋首相现在几乎长驻在了政事堂,极少能碰得到本人。宋氏也只有从娘家其他人嘴里听到祖父的情况。

    “听我祖母说,祖父打算这次边关战事结束后就告老辞官。”宋氏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惆怅,宋首相本就年纪大了,这次劳心劳力之下更添了老态。

    吴氏想了想,道:“这样也好,也算是功成身退。”

    宋氏也明白意思。虽说现在政事堂还有两个皇子,但谁都知道,真要有什么要紧事,在底下人眼里只怕祖父说话的分量比两个皇子加起来都要重。而承元帝更信任的人,说不定也是祖父……

    这么一来,祖父担过这一次的重责之后,在众皇子眼中是福是祸就难说了。

    宋氏叹了一口气,祖父很理智,这叫她很放心。但她终究担心祖父的身体,这么大年纪了,还跟一群中青年朝臣和皇子们起早贪黑,怎么受得住?

    忠勇伯府中,相比宋氏既要担忧自家祖父,还要心焦远在晋州的丈夫儿子;赵毅则虚火上升了——在他发现儿孙们的家书中多出了一份外人的信件时!

    韶亓箫的担忧确实非常必要。赵毅见了他给赵敏禾的信,便毫不手软地拆了信件,一字一句、仔仔细细地看了下去。

    正巧吴氏就在一旁,瞅着他问:“写了什么?”

    赵毅哼了一声,转手将信件递了吴氏。

    看女儿的私人信件,幼承庭训的吴氏还是有些压力的。但最终,还是为女儿的操心战胜了理智,她接过来看了个囫囵,发现并无出格的句子便阖上了信纸。

    将信重新封好后,吴氏将之递给身后的翠芙道:“拿去给姑娘。”

    赵毅张了张嘴,在吴氏斜了他一眼后,终究偃旗息鼓了。

    这一年夏季承元帝不在京中,自然朝臣勋贵们都没去襄山避暑。

    天气炎热,再加前方战事形势颇紧张,襄京城中整个夏季交际也很少。

    六月中旬政事堂主事的皇子从二皇子三皇子换成了四皇子五皇子,到中秋前夕又换回了二皇子三皇子。转眼间四个月的时光飞逝而去。

    而随着中秋的到来,也到了赵敏禾的十五岁生辰。

    这一年的生辰有别于她从前任何年份的生辰,因为她及笄了。

    八月初的时候,边关又一次送了家书回来,这一次里面还包括了几样精致的小玩意儿,是赵攸瀚等人百忙之中为赵敏禾准备的及笄礼。当然,韶亓箫准备的东西也在。

    叫韶亓箫自己说,他倒是想叫赵敏禾在笄礼上用他雕刻的玉簪。但他也很清楚,她的及笄礼上用的簪子,自然是由家中父母费心准备,饶是吴氏再喜欢他,也不会就此叫她用了他刻的簪子。

    再者说,目前他刻的簪子她闲时拿来绾发还行,到及笄礼这么重要的场合,着实寒酸简陋了些,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退而求其次,他用前些日子拖人弄到的一块白玉雕了个憨态可掬的小玉兔给她。

    至于一年一度的桂花簪子……只好回京后补送了。否则,他就是给了,估计也只有被未来老丈人没收的份儿。

    因战事影响,赵敏禾的及笄礼注定不会盛大。

    但有赵毅这个疼女儿的在,也办得很是隆重,忠勇伯府的姻亲女眷能来的都来了。

    赵敏禾的笄礼上,正宾乃是郑苒的祖母郑老夫人,赞者是郑苒,有司被一干好姐妹们中让给了抢着要当的钱玉。

    三加三拜,置醴,醮子,而后便是字笄者。

    大周朝更习惯以家中排行来称呼人,表字用到的地方很少。男子之间除了亲近的好友之间,便只有文场的诗文和官场的奏章中会用到。

    大周女子用到小字更是少之又少。女子及笄礼上的取字,更多的是代表着正宾长辈对女子将来生活的期许。

    郑老夫人是看着赵毅长大的。赵敏禾即使十三岁前在京中的时光很少,但只要她在襄京城中,也常常去给郑老夫人过府请安。因而赵敏禾也算是郑老夫人看大的。

    老人家对赵敏禾的慈爱之情自然溢于言表,她在接了正宾的差事后便左思右想了好几日,才为赵敏禾择定了“晨悦”二字。

    这个字经由赵敏禾的家书送至千里之外的韶亓箫手上时,他咋舌品了品。

    晨:早也,明也;悦:乐也,喜也。

    而后,韶亓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