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活罪可免,死罪难逃!科考的贪污仍在进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回陛下,臣同李相的意见刚刚相反。”

    “臣以为,这次科考,恰恰可以松懈一些。”

    老朱同志双眼一亮,立马追问道:“伯温此话怎讲?”

    刘伯温继续回答道:“陛下的意思,是想要杀鸡儆猴,在我大明的首次科举上就形成震慑,让以后的考生再不敢投机取巧,也让那些贪官污吏原形毕露。”

    “所以,只有松懈了,让他们有机可乘,他们才敢知法犯法,我们才有机会把他们给揪出来。”

    “如果制度管理都太过严苛,反而会让他们心生疑虑,未必敢铤而走险。”

    刘伯温话音刚落,朱元璋就满脸笑意的说道:“伯温所言,正合咱意!”

    “咱也是这么想的,不给他们机会,就揪不出这些混账玩意儿!”

    然而,一旁的李善长看着刘伯温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心中立马就觉得不服,忙拱手拜道:“可是陛下,这其中有一点不妥。”

    朱元璋笑着的眉头当即微微皱起:“何处不妥?”

    李善长连忙回话道:

    “这样一来,或许可以将那些贪污的官员和行贿的考生抓住,可也难免让一些考生浑水摸鱼,被他们蒙混过关。”

    “虽说反贪抓贿很重要,但是科举的主要目的,还是替我们大明筛选人才。”

    “若是到时候举用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考生,必定会危害大明根基,岂不就成了本末倒置?”

    李善长的话音刚落,朱元璋和刘伯温就异口同声的说道:“这个简单,只需复考一遍即可!”

    这样的默契就如同事先说好的一样,让朱元璋和刘伯温两人对视一笑,反而李善长显得尴尬无比。

    朱元璋继续说道:“这点咱早就想好了!”

    “只要再让考生复考一遍,若是写出来的答卷差距太大,那自然便是作弊来的。”

    “另外,咱还决定,所有考生考试过后,都要进行实习,通过实践管理来迅速提升他们的能力。”

    “毕竟,咱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腐儒。”

    听完了朱元璋的这一番话,李善长才明白,原来这朱重八早就想好了这一切,询问他和刘伯温,也只不过是试探一下,看看他们二人能否想到。

    相比之下,估计刘伯温也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敢情就是他全程陪跑呗?

    李善长不禁在心中郁闷道:“呵呵,小丑竟是我自己........”

    随后,三人又探讨了一番科举考试的其他细节,只是李善长已经无心再听,毕竟这种好像灯泡似的感觉,着实不爽........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朱元璋才彻底敲定了科举的细节,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这才告退离宫。

    “伯温回路顺风!”

    前一秒还是满面笑容的跟刘伯温揖礼告别,下一秒进了马车后,李善长的脸就立马拉了下来。

    “这个刘伯温,明明猜到了陛下的心思,也不提个醒,存心看我的笑话!”

    “哼!这次科考,我们淮西一定要压你们浙东一头!”

    不论朱元璋如何制衡,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那就是两个一定会竞争的对手。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只不过刘伯温聪明在,他不高调。

    两大集团的竞争,这也才刚刚开始。

    ........................

    ........................

    ........................

    白驹过隙。

    越是临近科举,京城聚集的考生也就越多。

    很快,京城里的客栈,就已经全部住的满满当当了。

    毕竟这可是寒门子弟唯一可以出仕翻身的机会,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错过。

    京城因为这些考生的到来,也变得更加的热闹和繁华,大部分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因为他们的心底,充满了希望。

    只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黑暗,在京城几处十分偏僻的深巷阁楼里,竟是偷偷摸摸的聚集了不少人。

    “五百两银子一个人,到时候包你写出好文章,拿高分!”

    “三百两的会给提示,一百两的........”

    在每一个这样的阁楼里,正中间的木桌上,都坐着一个一身黑武服的人,他们手上拿着一沓银票,嘴里不停的重复着这一句话。

    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手里紧紧的攥着一张五百两的银票,看着那黑武服,一脸的踌躇之色。

    “砰!”

    一个身材比他高挑健壮的男人一下撞倒了他,跌倒在地,那银票也是散落一地。

    “嘁——!”健壮男人不屑的瞟了他一眼,出声嘲讽道:“穷鬼就别挡道,别害了小爷的考运,晦气!”

    说完,他便递上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给那黑武服,登记了一个名字。

    那黑武服收下了银票,便给了他一个写着号码的纸片。

    两人相视一笑,一个收下银票,一个将纸片塞进怀里,虽然一句话没说,却是心照不宣。

    再回头。

    那个被撞倒的年轻人正在地上捡着银票。

    他的银票都是一小张一小张的,足足在地上忙了半天,才将散落的银票全部捡了起来。

    站起身后,这年轻人还十分心疼的用手去擦拭银票上的灰尘,显然极其心疼。

    银票数额的大小,跟一票面积的大小,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

    虽然不是说银票越大,数额就越大,但是在一定的数额之内,的的确确是面积更大的银票,数额也就越多。

    因为银票是为了方便商人之间进行交易,所以明朝的银票,其实是并没有太小的数额的。

    一般小数额的,也都有着十来两。

    虽然两千两的银票未必比一千两的银票更大,但是一千两的银票,一定比五百两的银票要大,而五百两的银票,自然是比十两的银票更大。

    所以说,这个年轻人手上的银票一看,便知道都是些小数额的。

    也有此可以判断出来,他并非是什么富贵人家。

    至于他们拿着银票在这里做什么,当然是为了科举作弊。

    并且这些人。

    还把作弊分成了好几个档次。

    交五百两的,包过;三百两的,就只给提示了........

    若是被咱们的老朱同志亲眼目睹这一幕,只怕会暴跳如雷,痛骂他们胆大包天!五百两白银,对于大明一般的普通人家而言,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

    而这次科举,足足有着数万考生!

    一个考生五百两,若是每个考生都想着作弊的话,那可就是上千万两的雪花纹银!

    然而,一场科举考试的背后,能涉及的利益金额,可还不止这些........

    由此可见,反贪反行贿的工作,是有多么的迫在眉睫!

    年轻人将银票捏的越来越紧,在看了那黑武服一阵之后,最终终于决定就此离开。

    “别人都买了........那我没买,不就会落榜了吗?”

    “可是这些钱,是爹娘把屋子田地还有两个妹妹都卖了才换来的........”

    “虽说若是榜上有名,回去就可以赎回妹妹和房子........”

    “可要是万一........”

    年轻人一边走着,一边自言自语的纠结着,让他把这些钱用来作弊,他实在是舍不得。

    “啪!”

    突然一个巴掌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吓得他浑身一颤。

    随即一张灿烂的笑脸出现在他的眼前,笑嘻嘻的问道:“怎么?还是没舍得买吗?”

    年轻人点了点头,沉声回道:“十年寒窗,若不是凭着自己的学识高中,那又有什么意义?”

    “再说了,每个人都买,那岂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状元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