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宫殿,采用中西结合的技术。承重构件,他采取了欧式,用石柱加十字拱券、帆劵等结构。结合山墙,琉璃瓦、砖雕等中式构件。还使用了大量玻璃。
不是他崇尚欧洲建筑,而是为了杜绝木材,这些年火灾频仍,不但他的宫殿不在使用木料,而且要求临河库房、纺织作坊等容易引起活在的建筑,都不得使用木材城中。推广拱券结构,跟西方石制拱券不同,民间大量采用砖拱,中国文明本质上是一个砖文明。虽然有很强的石料加工能力,但民用建筑上极少用石料。石料主要用于拱桥这样的踩在脚下的建筑,或者是用于修建墓室。
相比石料,砖更容易加工,虽然更复杂,需要烧制工序。可是容易制坯、塑性,便于批量生产。不过承重柱,还是大量使用石料。许多矿山现在除了挖矿之外,开山炸出来的石料也是产品。
李慢侯的宫殿,虽然大规模运用了西方技术,可建造的一点都不像教堂,比较低平,而不像宗教建筑,不断往高处突破,似乎要冲破天际,给信徒一种神迹的感觉。李慢侯的宫殿主要是一层或者两层,外表四四方方,内里有一个东罗马式的的帆拱券,四面半圆形玻璃,采光性比教堂好的多。圆形大厅中,石柱上雕刻着大量荷花、牡丹而不是宗教人物。外墙都是青砖,有大量精细的雕刻。
内外镶嵌瓷片,阳光之下,一片闪亮。
宫殿建在海州的朐山上,进出海州港的商船,都能看到这座宫殿。宋国商贾已经习以为常,但每次搭乘宋船进出的外商还是会惊叹,称之为瓷宫。瓷器在海外,依然是奢侈品。
为什么在海州,主要是这里的经济虽然没有山东活跃,以种植棉花和纺织业为主,但空气很好,没有那么多的高炉、没有动不动传来的爆炸声,又靠着大海,很适合他这种老人家养老。
每年冬季,他大多数时候都留在朐山宫。跟他一起常住的,主要是老妻金枝。
宫里除了驻扎着忠诚的老兵,雇佣着大量仆人,还养着不少新奇玩意。
李慢侯不喜欢宋徽宗爱好的珍禽异兽,但他喜欢歌舞。他经常邀请各地有名的歌女来给他表演,他是付重金的。可传出去都是燕王的花边新闻。他还养着一些西域、印度的舞女,抛开婆罗门教残酷的教义,这些一手拈花一手舞剑带着瑜伽动作的舞蹈,是非常美的。
很奇怪,也不知道,汉人是什么时候失去舞蹈能力的。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汉人女子却失去了这样的本事。唐朝时候就是如此了,杨贵妃虽然擅长霓裳羽衣舞和胡旋舞,可胡旋舞是传自西域的,霓裳羽衣舞传说是杨贵妃自创的。唐代歌舞盛行一时,但汉人的传统舞蹈是什么?似乎没有什么准确的记录,有肯定是有过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女善歌舞。似乎当时也就是秦国女子不擅长,也许正是因为秦人统一天下,让女人不在学习歌舞文化了。
唐代歌舞盛行,可不管是吸收西域文化,还是成为青楼技艺,都已经难登大雅之堂,不再是主流文化。
建宫殿、养舞女外,最大的奢侈消费就是搞收藏了。李慢侯大概是此时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家,来自各国各地,各种文明的文物流入他手里,大多数是他花钱买来的。那些以礼物形势送给他的,都是国礼,他观赏之后,往往都会送到官方的金石馆收藏。
受他的影响,很多富人都喜欢收藏。也不全是他的影响,文化人物都喜欢。比如宋徽宗收藏的热情比他还高,而且同样有钱。坐拥湖州税赋,全部用来奢侈消费,虽然比不上当年,可也不遑多让。
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大量商人受到驱使,去世界各地探险。玛雅地区的大量石雕、石像因此流入进来。
除了收藏这些石像之外,李慢侯还花重金购买这些文物来源地的图册。越来越多的玛雅古城被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谁也无法想象,玛雅人为什么废弃规模巨大的城池,主动离开故地。
这是一个最特殊的雨林文明,有他们最特殊的行为模式,很多是其他文明无法理解的。
放弃的古城多大数百座,淹没在热带雨林之中。雕像、石柱可以带走,但城市无法搬走。如果有一天,有人想要复员,李慢侯手里这些全景图将能提供巨大的帮助,让他们知道当年哪里有一座什么样的雕像,有一根什么样的图腾。
他只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保护了,除此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阻止商人们去掠夺玛雅古物,这不现实。李慢侯不收,有的是人收。到时候就成了一场破坏,他们会炸毁不便搬运的石像,几百年之后,将没有人知道远处台基上以前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