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汉国和南洲宋国一直是盟友,虽然没有跟大燕帝国签订同样的同盟协议,却签订了一个兄弟之盟,做出了大量规定,三国不得介入其他国家对各自的攻击行为中,这就大大降低了三大国的战争风险。大燕帝国开始在本国军舰上安装汉国生产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这是一个很友好的象征,之前因为缺乏安全的石油供应,大燕帝国的海军都使用英国人发明的蒸汽轮机,如今则开始使用柴油动力。虽然只是少量实验性质,却让市场认为,柴油是未来的动力,石油拥有美好的明天。
被债主接管的大食石油公司,也终于融到了足够的资金,完成了机械改进,大量油田开始稳定出油,而且数座新的大油田被发现。
石油市场也日益红火,因为战争中的双方开始进口越来越多的石油和石油制品。随着战场僵持,双方都开始用快速高效的卡车来运输物资。战争不计成本的特征,让汽车业快速发展起来。
白女真和法国都有不俗的机械工业,两国之前也都能生产汽车类产品,但主要是小型拖拉机和收割机这样的设备,东洲汉国则是大型联合收割机这样的农用机器。随着战争进行,两国的企业不但生产出大量卡车,取代牲口运输,而且从海外大量进口。
战争消耗,让欧洲成为一个这个地区从未担当过的世界主要进口角色,他们不计成本的借债,不计成本的采购战略物资。
虽然战争有胜负,但战争双方都能从海外借到钱,因为一些海外市场认为,不管胜负,他们都能还钱。
东洲汉国盛行金融投机,因此这个国家的金融业向来发达,剑州府是最大的金融中心,英法两国的债券在这里大量买卖,价格时高时低,每当战场形势有利的消息传出,两国的债券就会上涨。
燕国上海市场,则为双方都提供融资服务。债券同样随着战场情况涨跌,而且呈现对冲情形,一方涨,另一方就必然跌,很多对赌的豪客在这里倒腾。
战争债券的大量发行,繁荣了萎靡数年的世界金融市场。融资后的资金又投入到大采购之中,宋国的商船获得了大笔丰厚的订单,将宋国、汉国的钢铁之类的军事物资大量运输到欧洲。
相比之下,白女真帝国就只能通过大燕帝国采购,因为他们的海岸被封锁,只能通过陆路运输。而他们的采购更加直接,英法都进口大量钢铁甚至铁矿石,自己生产武器。白女真大使则直接向大燕帝国的大量公私兵工厂下订单,采购步枪、大炮等制成品。因为这样更节省宝贵的运力,另外白女真本国的人力也开始枯竭,大量适龄劳动力投入战场,导致工厂普遍开工不足。
战争打到第五年,反倒是白女真这个本来被认为人力资源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出现了人力紧张的状态,英法葡联盟反倒越打越从容,越打越宽裕。
一方面是英国也是一个人口增长快速的国家,人口高达六千万,跟法国相当,但人口年龄结构跟白女真相似,都很年轻,英法两国相加,就足以压过白女真。葡萄牙虽然不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也有一千多万人口,多次动员之后,已经武装了远超法国要求的兵力,先后向法国战场投送了五十万军队。当然,法国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不仅仅是一个丹吉尔港,还将整个摩洛哥让给了葡萄牙。
英国一方面从本国动员了一百多万兵力,然后还逐渐将海外殖民地士兵带到欧洲。刚果河流域大量黑人士兵开进法国,西非黑人因为没有经过历史上残酷的奴隶贸易,人口基数一直很大,整个非洲人口铁定超过一亿,而刚果河流域,因为丰富的热带作物,这里的人口不需要进行耕作,就能喂饱自己,人口数量十分庞大,而且因为落后的医疗条件,人均年龄都不超过四十岁,几乎没什么老人,适龄兵源极多。
英国先后武装了两百万黑人士兵进入法国。法国自己当然也不会放过殖民地丰富的人力资源,法国人统治的北非地区,虽然人口密度不如刚果河流域,但也有两千万人口,而且军事风气浓厚,大量部落文化下的北非人,只要给的起钱,很乐意当兵。
英法不断武装殖民地部队,白女真却只能从本国压榨兵源,劳动力自然日趋紧张。别说工业生产了,连农业人口都无法保证。大量妇女进入工作岗位,生产炮弹的都成了女人,农场上更是没有一个男人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进口原材料,也很那加工成武器。
百万级的战争规模,是以前历次大战从没有过的,重新定义了世界大战这个概念。也彻底放几次大战催生出来的全民义务兵和动员机制成熟。
东方三国都在向欧洲出口商品,欧洲同类商品却无法冲击本国市场,三国市场由三国商人独享,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步入了新一轮增长。
可实际上三国享受的战争红利并不是最有价值的,当然最大的份额他们占据了,但对他们来说,占据的份额打,对他们自身规模来说,却还相当小,只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是锦上添花而已。
可对于一些已经做好准备,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这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西辽帝国第一个抓住了机会,战争初期,西辽帝国还跟白女真作战,但仅仅一年,就被打败。却没有损失什么,转而立刻向白女真和神圣罗马帝国出口物资。
战争时期,西辽帝国的军事工业就动员了起来,为本国士兵提供物资,如今直接转向供给白女真和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是无缝接轨。大量军事订单驱动西辽帝国快速工业化进程,里海油田也持续扩大规模,恰逢一个好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