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些叫价的人,那都是没钱的,真正有钱有眼力的大佬,都等后面的好东西出炉呢。
“接下来这件拍品比较有意思,它是一件唐代的官印,而且品相完整,保存非常不错,有兴趣的人,可以出价了,底价是两千美金!”
光头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
这东西底价并不高,毕竟只是官印而已,如果是隋代官印还更值钱一些,唐代官印就稍微差点了。
并不是说技术上的差距,而是因为存世多少有别。
隋官印遗存甚少,今见仅“广纳府印”、“观阳县印”、“桑乾镇印”3种。
唐印遗存较多,罗振玉《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近20种,近年各地亦时有发现,标准品有甘州藏族自治州牛头城出土的“蒲州之印”、和疆吉木萨尔县出土的“蒲类州之印”、和疆吐鲁番文书上钤印的“安西都护府之印”、“天山县之印”等。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书省之印”、“唐安县之印”也是唐印标准品。
就算是外行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不过如果东西是真的,买下来倒也不错。
毕竟张天元的神罗博物馆里头,唐代官印还是一个巨大的缺口,他一直就想着怎么能够将这个缺口给弥补住。
板刷头接着说道:“下一件拍品,唐代通州县印。”
还是跟之前一样,愿意买东西的,上去初验。
张天元也走了上去,毕竟官印这玩意儿,距离远了,你还真未必能辨别出来这东西的真假。
唐朝官印都以铜水直接铸成,上面留有鼻钮,钮就是官印的把手,钮上有眼酷似人鼻,故称鼻钮。
官印上署印与职官印并行。
官署印是指某官府衙门的公章,职官印是指某任官之官印。
晋以前的官印多是职官印,官署印少见,今虽发现有钤于敦煌写经《杂阿毗昙心论》残卷上南朝南齐的“永兴郡印”。
但当时这种印制并未普及,因而遗存的大量南北朝官印仍是职官印,至隋唐时才大量出现官署印并遗存下来,如隋“广纳府印”、唐“蒲州之印”。
唐代官印还喜欢使用宝、印、记等印章名称。
“宝”是唐皇帝御宝的称谓。
自秦至隋皇帝印均称玺,唐武则天时始将“玺”改称“宝”。
以后曾复称玺,至开元元年,帝印称“宝”遂成定制。
“印”是县署一级以上的官印称谓。
“记”、“朱记”名称始见于唐,县级僚属或相当于县僚属的低级机构和官吏的官印用此称。
宝、印、记是唐官印的等级区别,此制为宋以后各朝所沿用。
这个时候的官印淘汰了秦汉以来沿用的方寸阴文官印印式,全部使用阳文大印。
这时官印边长多在5厘米上下,由于印大,已不宜于佩带,因而印纽形态也逐渐改变。
这时官印先用环纽,它是从南北朝印的鼻纽演变而来的,隋官印环纽还基本保持了南北朝官印的鼻纽形态,至唐初,印纽纽体加高,跨度窄,孔长,形状已完全不同,唐后期,纽已无孔,习称橛纽。
隋唐官印印文均与印体一同铸出,书体属小篆系统,但笔画圆转特甚,印面布局疏朗,每印均加细线边框,有时代风貌。
官印制作,个别是铜质朱文小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