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这个人,可以如此概括:文可以与蚩戎国的任何一位大儒相比,武,蚩戎国内二十年没有出现过能在他手下过满三十招的人。
如果与大兴的东征军相比的话,兵法战术上他与皇甫两人不相上下,不过皇甫绍基还有个监军太监掣肘,而蚩戎大元帅对他则是完全的信任和倚重,对他比对自己儿子还亲呢。论起兵卒的战斗力来说,大兴人与蚩戎人先天的体质差别就大,更不要说后天生活习惯形成的差异了,保守的算那也绝对是可以一敌三的。而他本人一杆霸王枪不说天下无敌,那也是罕见对手,至少皇甫军中就没一个将领能与之相敌的。
如果说皇甫军以军纪严整胜出的话,那呼延龙则在用兵的灵活度上更高一筹。他人在盐城时就放出小股的散兵去骚扰庐州一来可以扰乱大兴的民众为他在夺取盐城之后攻萧山关或庐州府奠定基础,二来无形中给皇甫将军施加了压力,三来他可以在稳定了盐城之后,避开皇甫大军选择攻打萧山关还是庐州府。单从这一点上着他就比皇甫狡猾的多。
蚩戎兵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他们不擅长攻城,皇甫兄弟长年驻守边关得出的经验是在他们来犯边之前就做好一切应战准备,在他们初始小股来犯时就彻底打退他们。分散的部落和没有牢固的中央集权,让他们很少能组织出大部队来攻击。
自从先前的那位梅宰相和一股文熙在上次大败蚩戎后建议关闭边市,让蚩戎国内极度缺乏盐、铁等生活必须品,共同的利益才让各部族不得不尽弃前嫌,团结一致出兵大兴。
即使如此,如果一开始就坚决打击的话,那时蚩戎各部族刚合兵一处,之间还有诸多矛盾也不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可偏偏皇帝把皇甫将军调回西都,让世袭武官爵位的郑亦畏接手关防。
这家伙就是一世家子弟,空有一张好嘴却没任何实战经验,瞎指挥的结果是:让大兴兵为蚩戎新成立的合军白白当了一回陪练不说,还让蚩戎兵在战斗中迅速度过了磨合期,成长为一支配合默契的铁军。他们又有兀突国背后支持。
幸好天不绝大兴,蚩戎国内的夺储大战绊住了图乎儿的脚。才让皇甫军得以有喘息之机。
没郑亦畏闹那一出或许梅宰相的到来就不会让皇甫绍基如此抵触和疑心。
而经过乌骓事件之后,梅大人也失去了参与军事的热情。
一战全歼城外的蚩戎兵后,萧山关出现了暂时的安宁。
这安宁也让梅香儒和皇甫兄弟之间保持了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只除了调粮食分发给百姓那天出现的一点小摩擦外,再未出现过任何波澜。
这样的宁静只持续了不足十日,就被半夜城外传来的“轰隆隆,轰隆隆”的急促的马蹄声和月光下隐约可见的刀光甲影给打破了。
快马加鞭的赶来的呼延灼带着大军包围了萧山关。
马背上褐甲黑袍的男子从容的立在马上,如王者归来般的气势让萧山关的气压都低了几度。
萧山关的百姓从梦中惊醒,却不敢点燃一盏油灯。脸上是浓浓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