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掌柜的说话,姜父这才没有推辞。
不过看见这一百两的银票,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他一个教书的穷先生,还真是没一次见到过这么多的银子。
“那这银子我就收下了。”
婆子又对着姜父和掌柜连连道谢,最后急着回去用参入药,才赶忙带着人参离开。
“不知道是谁家的婆子,虽然衣裳头发有些乱,但看衣服样式还有发髻像是从京中来的,就是不知道来我们这小地方干什么。”
听掌柜这么说,姜父也多看了一眼。
不过他并没有掌柜的那么好奇,只想赶紧把参换了银子,去集市上买些好吃的,好玩的,给家里的闺女带回去。
姜父来镇上一趟,给妻子卫氏还有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买了东西,板车都快被占满了。
结果看到路口那有卖小兔子的,想着女儿能喜欢,他想都没想,就买了两只回家。
到村口的时候,姜父碰见了几个同村下地割麦子的村民,看见姜父,都笑着打了招呼。
“姜先生去镇上了?怎么买了这么些东西。”
“给我家闺女买的,小孩子不是都喜欢这些,连带着我家那两个小子也能沾沾光。”
姜父在外人面前也毫不避讳对闺女的疼爱。
村里多是重男轻女的人家,姜父这种重女轻男的还是少的。
不过听姜父这么说,大家也只是笑着点头附和,毕竟老姜家那姑娘长得属实可爱,惹人喜欢得紧。
“不是我说你,你们家时晚不过是个丫头,到了年纪到底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那就是别家的人,你对她这么好有什么用处?到底还是别人家的媳妇儿,要我说你就不如把这些银子都用在儿子身上。”
李氏是姜父的二哥的媳妇儿,也就是姜父的二嫂。
她平日在村子里就喜欢跟一群婶婆凑在一块,说说东家长西家短,就是谁家狗下了崽子她也能说上半天。
村子里就属她的嘴最碎了,说话不好听也就罢了,还总喜欢仗着自己是姜父二嫂的身份来说教卫氏和姜父。
姜父的二哥又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一脚踹不出来个屁的主,自然没办法当得了家。
“二嫂这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算了,若是当着晚晚的面说,可别怪我不饶你,我虽脾气好,但容不得旁人说我闺女半句,我闺女就算日后出嫁了,也始终是姜家的人,是我姜年的闺女,哪有嫁出去就成了外人的道理?”
姜父扔下这一番话,直接赶着车走了,瞧都没再瞧李氏一眼。
若不是看在她是自己亲二哥媳妇的面上,今日定要与她撕破脸争执一番。
“看看,看看,怎么还急上了,我不过就是说了两句实话,给闺女花钱买这买那的,你读书读昏了头了吧?以后可得让我家石头少跟着识字读书。”
李氏把袖子挽起来,等姜父走远了些才敢叫嚷。
旁边看热闹的伸手拉了李氏一下。
“算了姜二家的,姜先生多疼他闺女村里有谁不知道,少说两句算了。”
同村的劝了李氏两句。
要说这李氏也是多管闲事,人家姜先生有银子,爱怎么花怎么花,爱给谁花给谁花,碍着她什么事了......
“快走吧,地里的活儿那么多,再磨蹭一会儿今日的麦子怕是收不完了。”
其他人都已经走远了,只有李氏还站在原地。
“怎么老三家这些年这么富裕,说买啥就买,难不成当初公婆分家产的时候偏心了?”
李氏皱着眉,琢磨了半天,最后还是别人喊了她一声才把叫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