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想要反抗就来不及了。
赵顼想了想。
当下让朝廷出钱组一支数万人的骑兵队伍,显然是不可能的。
“朕有这样一个想法:军队是否能战,主因不在兵,而在将。朕准备组建一支预备将军营,人数可在八千人左右。”
“这群人,不用参加农事,不需要去基建,他们只有一个任务,学习军事军技,让自己成为将帅之才!这些人,每个人都必须有百夫之勇,每个人都必须熟读兵法,每个人都必须完全忠于朝廷,并且有为大宋赴死的决心!”
“当然,朕保障他们的待遇,他们的妻儿父母皆由朝廷来养!”
“朕的要求是,这批人不能低于十八岁,不能未婚无子,不能超过三十五岁……”
“朕希望的是,一个月内,便将这个预备将军营集结起来。在一年内,这些人就能快速成长起来,然后便将他们送到边境或者送到敌国去历练。一品楼物流站点的情报,枢密院可以参与,至于枢密院需要多少钱,朕来解决!”
“另外,此事秘密进行,除中书、富弼的几位老臣外,不准告诉任何人,这八千人的动向也不能让外界所知!”
如今,这已经赵顼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精兵策略之后,大宋禁军、厢军、乡兵、甚至蕃兵肯定都是有抵触情绪的,甚至认为刚登基的帝王更弱更怂,定然是要执行前两朝的国策,继续花钱保平安了。
其实,赵顼有更加深远的打算。
情报信息,是军队的眼睛;青年将领,是军队的主心骨。
文彦博听后,老泪纵横。
官家不是对武将不重视,而是太重视了。
当即,文彦博起身,躬身拱手道:“陛下,臣一定完成任务,回去便去拟造军策。”
赵顼点了点头,道:“一切军需,你只管列,朕一定给。至于如何练兵,如何培养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将领,不是朕所擅长的,朕便交给你了!朕只有一个要求,这支队伍必须有杀气,有斗志,在训练过程中,朕允许有死亡率!”
“训练中,允许有死亡率!”
听到此话,文彦博明白了,明白了官家到底想要培养一群什么样的预备将军。
“臣明白!”文彦博深深鞠躬,眸子里再次闪出亮光。
而此时,天光已经完全亮了。
汴京城街道上的人流开始多起来,文彦博目送赵顼离开,腰杆挺得尤为笔直。
“走,去枢密院!”文彦博朝着随从说道。
赵顼与他的这番谈话,不仅给了强兵之策,也给了文彦博足够的勇气。
他终于可以放开干了!
这一刻,文彦博仿佛被高僧点化了一般,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而他的这种变化,在前不久也同样发生在韩琦、韩绛、曾公亮、司马光、欧阳修以及王安石的身上。
他们明白了官家所想,官家又让他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他们便能够激发出自身的全部能量了。
大宋群臣,从上自下都在变得主动、高效、努力。
只是这种变化,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质变。而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因,便是赵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