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元年,四月初八,赵顼率军开始返程。
全军上下,无不兴奋。
此时,距离他出汴京已有两个月十二日,比计划中足足提前了半个月,且仅花费了原规划军费的六成。
八千先锋军已遵循命令,分别出发,未来将星散于各路禁军之中,不断改善大宋军队的训练方式。
而新的将军预备营,也将再次组建。
……
数日后,大军行至凤翔府地界,遇大雨,赵顼下令停歇一日,次日再行。
入夜,大雨骤停,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
赵顼将韩琦召入营帐中,递给他两份奏疏。
韩琦面带疑惑,翻开看起来。
其看完后,思索了一下后,拱手道:“官家,臣认为应该驳回富相与曾相所请,此事乃是臣的过错,若能留下他们,臣愿意请辞回乡!”
赵顼微微摇头。
“唉!你们这些三朝元老,就是想得太多,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此两份奏疏,乃是富弼和曾公亮的请辞奏疏,奏疏上称自己年迈,不能再胜任中书宰辅之职,想要回乡养老。
但赵顼心里很明白,二人想要辞官为真,但辞官的理由却不真。
“富相和曾相的请辞奏疏已经呈递过七八回了,每次都被朕驳了回去,他们辞官的原因,你应该很清楚!”
韩琦点了点头。
二人辞官,正是因为韩琦与司马光掌管的三司条例司。
去年,韩琦因更改官制,将中书一把手的位置让给了富弼,自己变成了参知政事。
这事儿,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富弼就是用来过渡的。
官家上位以来,挂在嘴边最多的事情便是变法,而三司条例司主管变法,直接向官家汇报,俨然已经凌驾于中书之上。
而今,边境太平,朝廷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变法。
深谙变法之道的韩琦,自然还会被提上去,而后面还有司马光、王安石这些更有冲劲的臣子前赴后继呢!
富弼和曾公亮看着边境大捷,便预测到接下来就是全国变法改革了,他们认为此时主动请辞,乃是最好不过了。
二人自认,变法革新的能力确实不如韩琦与司马光。
而韩琦觉得是因为自己才逼得富弼和曾公亮请辞,让官家为难,故而才生出了请辞的念头。
赵顼拿起茶杯,亲自为一旁的韩琦倒了一杯茶,韩琦连忙接住。
“富相和曾相猜的没错。朕要开展全面变法,肯定是要将你提上去的!富相其实做的不错。但在朝堂之中,你最了解朕,也知晓朕想要做什么。他们两个太保守了,干劲十足,但魄力不足。所以朕的想法是,你为首相,曾相依旧是参知政事,富相降为参知政事。依旧还是你们几个,朝廷是真离不开你们呀!”
“至于如何将他们留在中书,那就是你的任务了,若你也留不住,朕只能答应他们辞官了!”
韩琦听罢,心中一阵感动。
凭借官家的能力,怎么可能留不下二人。他是想让自己挽留,以此让中书省能真正地团结起来。
可谓是用心良苦!
韩琦拱手道:“官家,臣自当竭尽全力!”
“嗯?”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