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一时之间,灾民流离失所,只能涌向县城。
原本想着,县里能给救济救济,日子还能勉强过下去,谁知,县里不光不管他们,还将他们从县城里驱逐出去了。
谭家人无奈之下,只能一路乞讨,一路走,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兰县境内,谭家兄弟这才想起来,他们在兰县还有一门亲戚。
打听了一番之后,知道这表兄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就来投奔了。
对这样忽然冒出来的亲戚,祝况还是很有防备心的,但米氏心软,已经做主将人留下了。
祝况也只能不说话,总不能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伤了亲娘的面子不是?
不过,却也只打算观察观察,要是这两兄弟及家人都是好的,回头帮一把也无不可,但如果这兄弟两个不是好的,及早推出去也就是了。
虽然是老亲,但真正有血缘关系的人都不在了,帮是人情不帮是本分。
他就连祝家的人都不帮了,何况是血缘上更远一些的谭家?
很快,祝家两家人被分开安顿了,谭老大一家子被安排在了祝家现在住的这个院子里。谭老二一家子被安排在了面馆后面的小院子里。
两家子人对祝家是感恩戴德,他们当初来投奔的时候,其实也没报太大的希望,毕竟是几十年不走动的老亲了,人家客气一点,能给口水喝,给一个馒头吃就不错了。
要是不好一点,直接撵出门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祝家人将他们留下来了,还说,现在天冷了,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让他们先将就将就,等到了明年春天再回去翻修房屋耕种田地。
谭家的人也不是不知道恩情两个字怎么写的,人家仁义,他们也不能只坐着吃白食,每天里,主动的找活儿帮忙。
祝家面馆和菜馆的生意都很不错,平日里肃王府的人没少过来帮忙,才能支撑,这几天因为朱瞻基的关系,朱赡焰低调的很,几乎不敢出门,面馆和菜馆里帮忙的人也就少了。
谭家的人住下来之后,米氏和英娘手里的好多活儿都被他们给抢过去主动做了,不管是打水、推面、洗菜之类的活儿,他们都主动揽下来。
谭老大两口子,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只有十岁,但都懂得主动干活。谈老二家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小的儿子只有五岁,确实帮不了什么忙,但也知道站在门口帮忙招呼客人的。
如此,看的米氏和英娘倒是又多了几分怜惜。
祝况冷眼看着,这两家人还不错,便也不说什么,只由着他们留在家里。
朱瞻基却从谭家两兄弟的身上,感觉到了金县那边似乎有些不好,遂决定,在祝况收玉米之前,要先去一趟金县。
临走的时候,还再三的要求祝况,一定要等他回来之后再收玉米。
当日,他可是亲眼见证了土豆的奇迹,既然祝况将玉米与土豆放在同等地位,那他肯定更也要见证玉米这个奇迹,然后回到京城,才好如实禀报。
祝况本来就存了让他看的心思,但他主动提出来了,祝况却又提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