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中的演技如此出神入化,这就是所谓的本色出演吗?”
“海瑟薇好飒!这才是当代北美女性应该有的风采!”
“爱死这样敢爱敢恨的海瑟薇了!”
北美地区,舆论风头倒转。
批评海瑟薇的是各大传统媒体,他们的出发点是海瑟薇商业价值大打折扣。
既然知道你要黄了,趁机踩你几下岂不是显得我们很睿智?
他们本身和海瑟薇是没有仇恨的,他们只是根据过往经历来判断海瑟薇会凉。
因为过去发生过这种事情。
但这些媒体忽略了这个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
事实上,这一股青年nv全的浪潮,是在四年后上上映的《贱女孩》那是被掀起的。
其女主林赛·罗韩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了着名的迪士尼公主。
与其说电影火,不如说这部电影反应了一众深入民心的社会现象,引发了一场新时代女孩的自我觉醒。
这是意识形态的引领,是超出了电影范围内的影响。
所以林赛·罗韩当初火的一塌湖涂。
但并不意味着这股浪潮只能在四年后被掀起。
以美国的发展程度,物质基础其实早就足够了,缺的只是一个导火索。
现在,导火索提前出线了。
海瑟薇成为了这股浪潮的代表人物。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就知道,她的商业价值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刚刚获得提名的时候还要高了,而且是高了无数倍!
经历过大风大浪和上面又有密切关系的马歇尔导演当时就联系了海瑟薇,让她稳住敢爱敢恨、自由追爱的人设。
因为据他从特殊渠道得来的消息,一开始在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一奖上纯粹是为了凑人数的海瑟薇,现在真正有了夺奖的可能!
这次事件影响力非常大。
奥斯卡这边只是打头阵的。
后续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都会有类似的发声和事件。
这是一大波联合势头,目的就是为了最终推动美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就是让某些女性进入正tan,获得比较重要的职位)。
所以海瑟薇这个第一枪,一定会打响。
有一说一,知道这个消息后的海瑟薇非常懵圈。
奥斯卡不是演的好就能拿的。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需要你去“竞争和游说”。
要花很多钱和资源甚至是一些其他的东西。
海瑟薇可竞争不起,她背后也没有大金主支持。
她从未想过自己有获奖的可能。
但现在……有一股比谁都强大的金主和资源要支持她了,还是无偿的。
海瑟薇选择把这些内容跟邓凯进行沟通,她在慌乱的时候只能信任邓凯,这是邓凯那种超出年龄的成熟感给她带来的,也是海瑟薇无法自拔的喜欢上邓凯的重要原因。
安全感。
当海瑟薇成名后,这份安全感是她父母都已经给不了的。
因为很多麻烦,她那中产阶级的家庭确实解决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