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经营新的生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世界的缩影,世界本身便是矛盾的,没有矛盾又怎么会有世界,人的体型有高矮胖瘦,头脑有聪明和愚笨,能力有强弱之差,又怎么可能会有绝对的公平公正,但是为了能够家合万事兴,我们一直在追求在努力的保持利益公平保持办事公道。杨二礼虽然在老杨家活的有些窝囊,可他毕竟还是个堂堂七尺高的汉子,王晓玲的骨子里更是个强势不服输的脾气,这两个人都不懂得妥协,不懂得以柔克刚的道理,和老杨家一众兄弟之间的关系自然也调剂不好,杨老汉和翠芬也不可能为了顾及自家老二的感受放弃身边的其他几个孩子,一辈子到老了还得靠着杨孝廉这几个兄弟养老送终,迫于形式和压力他们的选择更加倾向于杨孝廉兄弟几个,而照顾照料杨二礼和王晓玲的几个孩子也就有了诸多的不便,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杨二礼和王晓玲的反抗并不是错,杨老汉和翠芬的选择也没有错,可在这场家庭的博弈中受到伤害最多的确是天生弱者的孩子,作为这个家庭中的孩子只能去被动的接受成年人的抉择,接受家庭领导者的决断所带来的结果。如果杨二礼和王晓玲懂得如何圆滑,如何的去妥协,能够忍一时之气,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着家庭长辈的看护和庇护对于后辈的成长来说有着不可言喻的益处。而王晓玲和杨二礼也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每天天不亮夫妇两个便早早的起床,王晓玲负责给躺在被窝里,还在熟睡的孩子把饭做好,杨二礼则是将一天出去要用到的东西都装上车,提前发动好农用三轮机动车,等到尚阳村里传来了那些外乡人车子发动的声音,也代表着加入车队同那些外乡人一起下乡买卖棉花贩卖粮食。在那个时代公路上经常能看到那些贩卖农产品的商贩,他们开着车辆,行驶在乡间土路上,穿梭于乡镇村庄之间,那些商贩们每天都会提着个装钱的书包,手里头的喇叭一遍遍循环播放着收粮食收棉花的声音,在当地村庄经纪人的引领下和那些打算卖掉农产品的农村人做着市场交易,把农村里的各种农产品向外界输送。杨二礼和王晓玲夫妇两个虽然在家务事的处理上,有些不尽人意可两个人在生意上确是一对相当不错的搭档,王晓玲的头脑聪慧脑袋灵光,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不会吃亏,是个天生精明的生意人,而杨二礼踏实肯干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那些从农户家里收购来的棉花和粮食都需要人背肩抗的装上车,有的棉花包更是需要好几个壮实汉子往车上装,杨二礼虽然不会像其它人那样的油嘴滑舌,说话办事。可他的身上还有着一把子的力气,每天的装车卸车从农户家里收来的粮食棉花几千斤上万斤的份量,都是这个男人去承担,作为个男人杨二礼无疑是合格的,每天和王晓玲一起出门做粮食棉花的生意,无论自己有多累有多么的辛苦,他没有怕过累怕过苦,嘴里头不曾发过牢骚,更加没有攀着王晓玲去干任何活计。而这一切自然是被王晓玲看在眼中,虽然自家的男人不是个有担当有魄力顶天立地的汉子,可他的勤劳肯干足以弥补身上的其它缺点,这种苦一般人吃不了,这种罪一般人受不了,这颗恒心更令王晓玲深深的佩服。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有很多,可聪明人最大的特点便是因为自身的聪明而不会踏实肯干,聪明的人懂得不去倔犟,懂得不钻牛角尖,更不会执着的去选择做好一件事,而那些在聪明人眼中的笨蛋傻瓜,他们或许会不懂得圆滑,不会做人做事,脾气倔的像头驴,撞了南墙或许还不曾回头,可只有这些聪明人眼中的傻瓜笨蛋,能够移公移山,不停的坚持一点一滴的滴水石穿,能够创造伟大的奇迹,所以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那些所谓聪明圆滑的人为了更好的和他们沟通成为朋友,应该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倔犟,不应该去以有色的眼光去评判这些能务实肯干的人。日子是一天又一天的过去,杨二礼和王晓玲两个人,刚开始的时候到乡镇村子农户家里去看棉花收粮食的时候,还需要那些外乡人带着,可随着这一行生意干的时间越长,积累的行业经验也越来越多,两个人已经能够独立的买卖棉花粮食,每天出门的这一趟跑下来,少的时候可以赚个百十元钱,多的时候能够赚个三四百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