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已经够典型,罗贯中可能在构思的时候将二人合并了,于
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有一点可以明白,陈到乃是刘备亲卫精锐,白耳兵的统领,这是个什么层次?那就是典韦许褚之于曹操军的地位。试问,曹操军中,诸多将领,典韦许褚的实力
如何?是以,这陈到的实力,的确是非同一般,虽然没有战绩记载。不过,三国演义之中的战绩有多少水分,却是不得而知。再说了。甚至有研究说什么三国时期,根
本不可能出现斗将这种事情。
言归正传,如此看来,刘备军的武力似乎显得有些逊色。
事实上而言,却也可以说真的如此。尤其是一流水平的武将。二爷、三爷这种顶尖的不说,次一级的却是断层。
再有就是周仓、廖化等人,下面实在是列不出来了。这么说起来的话,和曹操军这边的阵容貌似没得比。五子良将虽然之前也不是全在曹操属下,但是如今也差不多了。实际上,就是曹操军最开始的阵容,似乎也
比刘备军强悍。
这个却不多说,众人整顿一番,正当时准备南下参战的时候,水镜庄这边有了新的消息,说是益州的一些部队过来了。
“是谁来了?值得水镜先生特意来招呼众人?”众人疑惑道。
“天师道张鲁见过各位!”紧接着,就看到水镜先生领着那竹冠道袍的道人前来和众人见面。
五斗米教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公元208年,五斗米教的经典《老子想尔注》问世,其宗教理论进入了一新阶段。《老子想尔注》是第一部用神学注解老子《道德经》,使之符合道教宗旨的学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把黄老理论、儒家学说、长生不老、民间信仰熔为一炉,把天、地、人、鬼、神以道贯之。目的就是为政教合一的需要服务。从而,使张
修创立的五斗米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什么在道教史上张修鲜为人知呢?盖因张修早死,理论尚未形成;“张衡匿迹深山,无阻兵作乱事,与反逆之妖贼自异”;张鲁的理论、组织在政权的推动下,
影响力比张修大。故张鲁祖陵、父衡为后世道教宗为天师。张鲁成名后尊其祖,也增强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张鲁接管五斗米教后,割据汉中政权近30年,成为东汉末全国战乱之际的一方乐土。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中原后,率10万大军西征,张鲁投降,被拜为镇南将军。大批天师道众随曹操北迁,汉中五斗米教政教合一的组织体系彻底瓦解。北迁以后的天师道在寇谦之(西安人)的带领下,又进行改良,迎合了朝廷,被封为“天师”,并在京城设道场。魏、晋以降,公元555年(北齐天保六年),道教与佛教论战失败,文宣帝下令废道,道士皆剃发为僧,寇谦之创
新的天师道团因此散伙,取而代之的是楼观道的兴起。另一方面,张鲁这个名号或许还不够响亮,至少对姜军而言,道教张鲁这个名号不够响亮。但是其祖父的名号却是无人不知,对于道门而言,可以说是堪比黄老
等存在的人物,一代天师张道陵。
不解释,仅仅是张天师这三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
张鲁的到来,的确是足以有这般的影响。
若说张角是否是太平道正统还有问题,毕竟太平道虽然是张角所创,但是《太平清领书》乃是于吉所传,道统是否嫡传还有疑问。
这张鲁就是真正的天师道正统,说起汉中天师道张家,那就是堪比山东孔家的‘圣贤世家’。
事实上,天师道还不止于此。还有那赫赫有名的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道陵及他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后称天师道。实际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贞元年张与材被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特别是大德八年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 、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录道派,因此,次后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录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
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如今而言,张天师张道陵的道统,那就是张鲁继承,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说军阀实力,道统传承也绝对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