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7章 全盘汉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拓跋宏的主要心思都放在改革上面,南征只是临时起意,并没有特别坚定,因此遇到点挫折就立刻北返,继续他未竟的大事。

    朝中多数人的想法也很坚定,一直想劝拓跋宏收回成命,老老实实地走回老路、正路。

    即便国家中枢已经迁到洛阳,这部分人仍未放弃努力。

    魏军撤回不久,冯诞的父亲、太师、京兆公冯熙在平城逝世。

    495年4月3日,拓跋宏就在彭城就近为冯熙举行了祭祀哀悼典礼,留守平城的皇家师傅、主管朝廷机要、平阳公拓跋丕,联合最高行政长官陆睿,一同上疏请求拓跋宏回驾平城,主持冯熙的葬礼。

    拓跋宏回复说:“开天辟地以来,难道有身为天子,却老远为舅父奔丧的怪事?而今刚刚重建洛阳,怎么可以胡言乱语,诱使君王陷于不义!最高行政长官、副行政长官以下官员,应交付监察官员分别加以贬降或罢黜。”

    紧接着拓跋宏下诏迎接冯熙及其正室博陵长公主的灵柩,南下安葬洛阳,礼仪完全效法西晋时期的司马孚。

    拓跋宏意识到目前的改革深度远远不够,所以那些占据高位的大臣才天真地以为还有回旋的余地,单纯安抚劝慰是没有用的,最佳的应对策略就乘胜追击。

    4月22日,拓跋宏前往鲁城亲自祭祀孔子,第二天任命孔府四人、颜氏两人,分别担任官职,并遴选孔子后裔中的嫡长子一人,封为崇圣侯,专门负责孔子的祭祀事宜,再让兖州州政府整修孔子的陵墓,重新建立石碑,碑刻颂辞。

    孔子其人可谓家喻户晓,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拓跋宏此举正是在国内树立起儒学的权威,把儒学推到高位,一场全盘汉化的改革即将开始。

    回到洛阳后,拓跋宏在金銮殿召见文武百官,问大家:“你们希望我远比商周,或是希望连汉晋都不如?”

    拓跋宏的二弟、咸阳王拓跋禧,事先已和拓跋宏排练充分,当即回说:“我们都希望陛下能超过前代圣明君王。”

    拓跋宏说:“那我们应该移风易俗,还是一直因循守旧?”

    拓跋禧回说:“但愿圣明君王的政治日益革新。”

    拓跋宏说:“你们的富贵是要及身而止还是想传给子孙?”

    拓跋禧回说:“愿传至百世。”

    拓跋宏说:“既然如此,我们必须大力改革,除旧创新,你们不可违背。”

    拓跋禧说:“上令下从,谁敢违背。”

    拓跋宏说:“我现在打算禁止鲜卑语,完全使用纯正的汉语,30岁以上的人,鲜卑语已成习惯,或许不容易马上改变,但30岁以下的人,正在朝廷供职,言语不可保持旧腔,如果有人故意说鲜卑话,当贬降或罢黜他的官职,各位要深以为戒,你们说对不对?”

    大家纷纷窃窃私语,过了一会儿,忽然全都安静下来,不约而同地说:“陛下的指示完全正确。”

    拓跋宏接着说:“我曾与李冲讨论过这个问题,李冲说天下之大,各地语言并不相同,皇帝用什么语言,什么语言就是纯正声音——李冲说这种话,简直罪大恶极,应该诛杀。”说着看向李冲,又说:“你辜负国家,应该由监察官拿下。”

    李冲赶忙脱下官帽,低头认错,拓跋宏这才罢休,又责备留守洛阳的官员,说:“昨天我经过大街,看见仍有人穿鲜卑服饰,相关禁令早已颁布,你们为什么不执行我的命令?”

    大家纷纷叩头请罪,拓跋宏反而火气更大,叫嚣道:“如果我说的不对,你们应据理力争,为什么阳奉阴违?”不等大家回应,接着下诏,以后不但不许穿鲜卑服饰,在朝堂之上也绝不能再说鲜卑话,有违犯者一律免除官职。

    几天后,拓跋宏再下诏:“南迁洛阳的鲜卑人,都应安葬在邙山,如果丈夫死在代北,妻子灵柩可运回代北合葬,如果丈夫死在洛阳,则不准把灵柩运回代北合葬,其他散布各州的鲜卑人,由他们自己决定,随政府南迁洛阳的鲜卑人,逝世后都要葬于河南,不准把灵柩运往黄河以北。”

    6月21日,拓跋宏下令改变度量衡的标准,采用长尺、大斗,完全依照《汉书律历志》的规格。

    年底的时候,拓跋宏又在光极堂召见百官,当面赏赐他们汉人的冠帽衣服,为新年做准备。

    496年的春节刚过,拓跋宏立即下诏:“鲜卑人把大地称为拓,把君王称为跋,我的祖先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我们的保护神是大地之神,所以姓拓跋。土是万种颜色中最纯正的黄色,更是万物的元始,所以皇家拓跋应改姓元,功臣元老,从代都南迁,凡是复音节的姓,一律改成单音节的姓。”

    于是拓跋宏从此成了元宏,其他鲜卑姓诸如跋跋改为长孙、达奚改为奚、乙旃改为叔孙、丘穆陵改为穆、步六孤改为陆、贺赖改为贺、独孤改为刘、贺楼改为楼、勿忸于改为于、尉迟改为尉。

    之前曾出现过的长孙嵩、奚斤、叔孙建、穆崇等人,都是鲜卑人,只是采用了改后的姓。除了拓跋皇姓,其他鲜卑姓在史书上基本都是只出现了一次,就是在本年用以说明孝文改革的成果,毕竟鲜卑姓太多,如果之前用跋跋、达奚之类的姓,本年之后又改成汉姓,难免令读者思维混乱——当时的史官们想的还是很周全的。

    元宏非常景仰汉文化,以致到了盲目的地步,认为汉文化的一切都是好的,把自己种族的所有传统全都抛弃掉了。

    完全抛弃传统本来已经很过分了,他还完全继承了汉文化里的许多糟粕。

    有关文化的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尽人皆知的真理,但元宏显然被汉文化迷失了两眼,认为汉文化里的一切都是好的,都要拿来复制——这是孝文改革最失败的地方。

    这场浩浩荡荡的改革,进展到这里,其实已经到极限了,元宏如果能见好就收,不致把国家带入衰落的境地,然而他到底还是向着黑暗越走越远。

    元宏十分重视门第家世,因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在汉人群体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