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后没有危机意识,好像不能全怪她,只因她好大喜功,变民集团的声势已经何其隆重,可是从外地到京师的文武官员,为了讨喜,在汇报军情时,都说变民军事力量薄弱,因此当前线将领们请求增援时,胡太后经常拒绝,还咒骂将士们不尽心尽力。
若不是为了迎合胡太后的意思,前线的惨状当会一五一十地汇报进朝廷,当局也会重视起来,变民集团也不会那么顺利地攻城略地了——好像还是胡太后的过错……
追究谁的责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前线的紧急状况,显然北魏政府军已经筋疲力竭了。
525年4月,据守高平的变民首领胡琛,派大将军万俟丑奴和宿勤明达,攻击北魏的泾州,魏将出军迎战,大败而回。
萧宝寅和崔延伯因曾挫败莫折天生,成了泾州的救命稻草,泾州政府火速派人前来求援,萧崔二人于是率军加速前进,在安定与泾州军会师,一共有12万人,战马八千匹,军威强大。
万俟丑奴在安定西北七里扎营,不断派轻骑兵挑战,但当魏军准备反击时,他又迅速撤退。
几次三番之后,崔延伯怒了,亲自担任先锋,让人制造大型盾牌,里面装上架子,让勇士们套到身上前进,辎重放在最里面,野战士卒在外结阵防御,称之为移动城堡。
这座城堡一路从安定北方沿着平原边缘向北挺进,尉为壮观,然而还没来得及发动攻击,变民数百名骑兵匆匆赶来,远远地呼喊,声称将呈献投降人的名册,请求暂缓军事行动。
崔延伯不明所以,但内心倒是有几分窃喜,天真的以为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了,结果等到这些人近前,接过名册正要打开察看,宿勤明达率军从东北杀奔而来,呈献名册的人则从西方夹击,北魏讨伐大军瞬间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崔延伯大怒若狂,上马奋勇迎战,一度逼近变民大营,可惜变民全是轻装骑兵,而崔延伯的移动城堡外面则多是步兵,打斗太久,体力渐渐不支,城堡很快也被攻破,崔延伯大败,死伤二万多人。
萧宝寅集结了残余部队,暂时退保安定,崔延伯却忍受不了这一羞辱,磨利武器,招募敢死队,从安定西进,在距变民大营七里的地方构筑阵地,随时准备复仇之战。
4月18日,崔延伯也不跟萧宝寅打招呼,单独向变民发动突袭,总算大获全胜,踏平好几个营区,遗憾的是政府军没有纪律,乘胜抢劫,士卒四散,更不能集中力量战斗,被变民反击成功,政府军再度落败,崔延伯在撤退途中被流箭射死,士卒被杀一万多人。
此战对北魏政府造成重创,不单是人员伤亡方面,更是精神上的碾压,国内几处重大叛乱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倒先折了一员大将,精神上如何能平静?
变民集团则越战越勇,即将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势。
在那之前,出现了一段令人咋舌的插曲。
这段插曲还有个背景。
萧衍建立新朝不久,便把萧宝卷的宠妃吴淑媛抱到自己床上,后来只过了七个月,吴淑媛就生了皇子萧综,封为豫章王。
古人虽然愚昧,却也知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道理,按照常理来推断,萧衍喜当爹这件事,基本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就算萧综是早产,但也难挡住宫内外的闲言碎语。
萧衍应该也是比较窝心的,每当看到吴淑媛,就想到喜当爹,这可不是件愉快的事,所以生完孩子没多久,吴淑媛就失宠了。
吴淑媛不免心存怨恨,毕竟她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谁的种,暗中对萧综抱怨说:“你是七个月生下的娃娃,怎么有资格和别的皇子相比,能混个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就不错了。”
萧综从此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世,白天正常欢喜,到了晚上,经常悄悄找一个安静的房间,紧闭门户,披头散发地睡在草席上,又秘密找一个房间祭祀萧齐的七位皇帝,也曾换穿平民衣服,前往曲阿叩拜萧鸾的墓园。
当时民间有个说法,把血滴到死者的枯骨上,如果立即渗入,就是父子关系。萧综后来实在憋得厉害,暗中挖开了萧宝卷的墓,取出一块骨头,再把自己的一个儿子杀掉,用血去试,果然立即渗入,从此心情大变,决定一旦时机来临,就采取行动。
想要实现目标,必须要有所准备,萧综为此倒是费了不少工夫。
525年,萧综不过20岁出头,自幼就勇敢有力的他,经过多年的锻炼,能赤手制服奔马,也算一项特异功能了,还常在卧室里面布下沙阵,整天赤脚在沙粒上行走,以致脚底生茧,同时也让他脚力超群。
除了这些体力工作,萧综还颇有战国四公子的风范,不重钱财,只重人才,除了贴身的旧衣服,其他全都赏给别人。
当自以为准备得差不多了,萧综开始再三请求担任边疆要职,可惜一直没被批准,但他没有轻言放弃,秘密派人到北魏晋见萧宝寅,称他为叔父,声称将要北上会合。
亲王侯爵嫔妃公主甚至宫外的人全都知道萧综别有用心,但这种问题,显然谁也不敢奏报萧衍,于是萧衍至今不知道他的爱子正密谋叛国。
虽然不确定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