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这弩是不是有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老冯摇摇头道,“这箭太短了,威力不够。”

    这个道理李牧自然知道,但做成八十的,弹匣会更大,携带起来不方便。虽然箭支短了,不过因为是机器作业,误差小,稳定性好,加上弩机工艺的改进,射程要比一般的弩远,精度也要好一点。

    把弹匣装上去,拉动滑轮上了弦,感觉有点吃力,虽然只需要四十斤的力气,也就是一桶纯净水的重量,但他现在才十二岁,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两手持弩有点费力,李牧只好趴下,把弹匣支在地上,瞄准靶子,距离只有五十米,不需要调高,直射就行。

    瞄准后扣动扳机,只听到一声清脆的弓弦声,弩箭飞驰而出,飞行轨迹非常平稳,准确地射在靶子上,不过稍微有些偏离,他瞄准的是脑袋,结果射到了脖子上。

    李牧没有起身,再次将弩上弦,瞄准,扣动扳机,可惜这一次仍旧没有命中他想要瞄准的地方。

    看来这弩的威力跟后世差的有点多,后世一般的弩在一百米的距离上也不用调高。

    打开弩机上的标尺。这玩意并不是李牧的原创,早就有了。在汉朝,望山就是手弩的标配,望山就是标尺,弩箭发出后因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而呈抛物线的轨迹飞向目标,所以在射击远距离目标时必须考虑轨道的因素,由于强弩是利于远射不利近射的兵器,弩力越强射程越远,就越需纠正弩箭飞行时形成的偏差,上扬角度可以让弩箭在抛物线轨道下射中目标。而如何在战场条件下,迅速计算上扬角度大小是一个难题。古人摸索出依靠勾股定理,利用望山、弩箭镞、目标3点连成直线的办法,用于远距射击。这也是后世枪械上标尺的雏形。

    再后来,为了使士兵能在战斗中迅速瞄准目标,在望山上面增加了刻度,士兵估算出目标距离自己的大致距离,然后进行对应的调高度数,这大大提高了发射弩箭的精确度和射击速度。

    就像现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李牧总共射出了八箭,命中目标七箭,若按宋朝的征兵标准他已经合格了。当然那时候还要考教远射。

    这已经让老冯大跌眼镜了,如果他有的话。若再告诉他李牧之前没怎么摸过弩箭,也就刚造出来的时候实验了一阵子,估计他眼珠子都会掉出来。

    冯万天拿过李牧的手弩,按照李牧刚才的方法上了弦,刚一拉就感觉很松垮,这种力道能射中敌人吗?

    但他没有当场质疑,一只手巨弩,对着那靶子扣动了扳机,只听一声脆响,弩箭飞了出去,但却没有命中目标,从那草人头上飞了过去。

    老冯不信邪,上了弦又来了一箭,结果还是一样,箭从草人头上飞了过去。

    这让一群手下唏嘘不已,往日老大不管用功还是弩,不说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但连续两箭不中,距离还只有五十米,明显不是老大的风格啊!

    “你这手弩是不是有问题?”

    感谢419026392美女的打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