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 进入省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端着一杯茶,大儿子说,“你姐夫高升了。”

    “我知道,你看我这吃喜酒的劲还没醒过来了嘛。”

    大儿子暗自吃惊,他是今天早晨早早地才最终确认玉刚升任中堂的。昨天上午也才只是听说,他怎么就这么早得到消息了?

    转念一想,其实也就明白了,自己不管跟玉刚多好的关系,自己毕竟只是个民,在玉刚的眼里,自己就是“与民同乐”的一个例子和典型,而长庚跟他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人家有什么消息,自然是先跟亲戚说了。所以当天夜里得知的消息,而第二天一早才通知自己,自己知道后,全城也就都知道了,这才有了自己出门的时候门口等了那么多巴结的人。

    想想也就释然了,大儿子笑嘻嘻地说,“难怪看你睡眼惺忪的,原来是跟小妾喝酒去了,难道这个未过门的小娘子又为你生了一个?”

    大儿子故意装糊涂,而长庚的这个小妾。则是金奎专门给他送上去的,也是一位苦人家的姑娘,过去之后享了不少的福,以您以后还给长庚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长庚怕老婆管。就放在了别业里边养着,养小老婆的费用和地方都是金奎帮着给张罗的。

    而长庚也知道这背后都是大儿子帮忙安排,而小妾最近肚子又鼓了起来,似乎又怀上了,所以长庚对大儿子心里一直心怀感激。

    这么些年来,他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官民和江湖弟兄的关系。双方有什么事情也不避讳,这才有了这一出。

    长庚解释说,“老大,你别见怪我,昨半晚上,我姐夫叫我过去说有事相商,去了之后才知道他的吏部升职文书先圣旨一步已经来了,去了之后非留着我喝了半晚上的酒。

    我那时想溜出来给你通报一声,可是走不开身,后来一想反正天亮你也就知道了,我这才放开吃酒的。”大儿子哦了一声,表示在听,不过这对他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赶紧把话题岔开来说,“你我兄弟还这么见外。不说了。我们说正事。

    冯中堂今早也跟我谈了,他老人家的想法是让我也跟他到省桓去,把生意做到全省。

    我觉得这也是个非常好的机遇,我就答应了。

    不过,在我走了以后的一段时间,这边的生意还得你关顾,别在这交接时期,被乱七八糟的人钻了空子。”

    大儿子指的乱七八糟的人,长庚心里也是有数的,就是指新到任的府尊郑文治。

    这个人与玉刚本是同年中榜,二人作为同年,原也是同气连枝,在官场上互相支持帮衬,很快都相继从微末小吏晋升为府州之尊。

    在此之前,文治为边城府尊,玉刚为婺江府尊,两个人也是过从甚密,经常书信往来,可是这两年玉刚在朝廷的影响一浪胜过一浪的时候,明眼人知道他迟早是要升官的。

    作为同年的文治心里感觉有点失落,这一下得知同年玉刚猛地一下连升三级,不仅巡抚全省,更是署理总督,权倾一方,心里的不平衡感肯定是更强了,何况他还是来接玉刚的位子,本来好好的同年今后就势必水火。

    所以,作为玉刚的小舅子,长庚必须尽快有个决断,去还是留,如果要走就早点走,如果要留,也要有个留的章程。

    同时,玉刚让大儿子马上就走,这一点他能做到,这里的生意不影响,继续开张就行了,大不了在省桓之地临时设个办事处,慢慢地再把生意开张起来。

    而长庚就不一样了,他虽说只是个千夫长,可大小也是朝廷的人,一升一降、一举一动,都需要朝廷发布命令,否则半步也不能挪窝。

    从隶属来说,他的这个职务属于府尊管辖,只有府尊有直接的权力调动他,而作为上宪的一省巡抚和总督,则只是个间接的管理权力,具体执行还是要靠府尊来做,如果府尊识相点,只要巡抚一个眼色,他就痛快麻溜地办了,如果两个人有了龌蹉,闹起了别扭,甚至巡抚、总督弹劾府尊,最终的结果就需要朝廷裁决,那这个过程就长了。

    所以长庚的这个事情还在两可之间,也正因如此,大儿子就要拜托他在这段时间内继续关照生意,尤其不要让文治搅乱了他们的生意布局,更不要可以在他与玉刚、长庚的关系上做文章,否则自己夹在中间,只有两面受气。

    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儿子的这些担心都是必要的。

    文治到任之后,一改前任治理风格,大搞阔斧推行革新,把玉刚一番心血打理起来的盘子局面弄了个稀里哗啦,玉刚几次问起,文治还振振有词,说什么鼎故革新、振奋人心,还说什么越是升平日久,丰衣足食,越要居安思危,着眼长远。

    刚开始,玉刚碍于两人此前的关系,也就只是问问,并没有干涉,甚至一些同僚在说文治诸多不好的时候,玉刚还开销了几个人,要他们少说多做,并从侧面为文治开脱,也是为自己下不来台的脸面找个地方放。

    可是后来文治行事越来越乖戾,决定撤销长庚的千夫长职务、并组织师爷盘账,要清算他前任玉刚施政之中的一些问题的时候,玉刚再也不肯忍让,直接用巡抚关防封了婺江府衙的门,任何人不得进出。想不到文治还是不是好歹,竟然私自撤下刚刚贴好的封条,要开府办公。

    这一下,一个决绝的念头在玉刚的头脑里面闪过——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了断了这桩公案。

    原来,玉刚署理总督之职后,朝廷为了方便玉刚剿匪靖边,赐予他先斩后奏之权,三品以下官员人等,可以不经请旨,直接砍头,而文治是四品官。

    紧要关头,玉刚好歹是读书人出生,残害同僚甚至同年的事,他做不出来,还是寻了个理由,让朝廷开销了文治,让他回家休养去了。

    这边才算清净下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