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关资料之竹书纪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遂伐奄。

    灭蒲姑(姑与四国作乱,故周文公伐之)。

    四年春正月,初朝于庙。

    夏四月,初尝麦。

    王师伐淮夷,遂入奄。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

    夏五月,王至自奄。

    迁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

    六年,大蒐于岐阳。

    七年,周公复政于王。

    春二月,王如丰。

    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

    甲子,周文公诰多士于成周,遂城东都。

    王如东都,诸侯来朝。

    冬,王归自东都。

    立高圉庙。

    八年春正月,王初莅阼亲政。

    命鲁侯禽父、齐侯伋迁庶殷于鲁。

    作《象舞》。

    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

    九年春正月,有事于太庙,初用《勺》。

    肃慎氏来朝,王使荣伯锡肃慎氏命。

    十年,王命唐叔虞为侯。

    越裳氏来朝。

    周文公出居于丰。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丰。

    唐叔献嘉禾,王命唐叔归禾于周文公。

    王命周平公治东都。

    约案:周平公即君陈,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十二年,王师、燕师城韩。

    王锡韩侯命。

    十三年,王师会齐侯、鲁侯伐戎。

    夏六月,鲁大褅于周公庙。

    十四年,秦师围曲城,克之。

    冬,洛邑告成。

    十八年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

    凤凰见,遂有事于河。

    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神鸟凤凰见,蓂荚生。乃与成王观于河、洛,沈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昃,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玄龟青龙苍兕止于坛,背甲刻书,赤文成字。周公援笔以世文写之,书成文消,龟堕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讫于秦、汉盛衰之符。麒麟游苑,凤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凤凰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

    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

    二十一年,除治象。

    周文公薨于丰。

    二十二年,葬周文公于毕。

    二十四年,於越来宾。

    二十五年,王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

    冬十月,归自东都,大事于太庙。

    三十年,离戎来宾。

    约案:离戎,骊山之戎也。为林氏所伐,告于成王。

    三十三年,王游于卷阿,召康公从。

    归于宗周。

    命王世子钊如房逆女,房伯祈归于宗周。

    三十四年,雨金于咸阳。

    约案:咸阳天雨金,三年,国有大丧。

    三十七年夏四月乙丑,王陟。

    康王

    名钊。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召康公总百官。

    诸侯朝于丰宫。

    三年,定乐歌。

    吉褅于先王。

    申戒农官,告于庙。

    六年,齐太公薨。

    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

    十二年夏六月壬申,王如丰,锡毕公命。

    秋,毛懿公薨。

    十六年,锡齐侯伋命。

    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

    十九年,鲁侯禽父薨。

    二十一年,鲁筑茅阙门。

    二十四年,召康公薨。

    二十六年秋九月己未,王陟。

    昭王

    名瑕。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复设象魏。

    六年,王锡郇伯命。

    冬十二月,桃李华。

    十四年夏四月,恒星不见。

    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

    十六年,伐楚,涉汉,遇大兕。

    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

    祭公、辛伯从王伐楚。

    天大曀,雉兔皆震,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王陟。

    穆王

    名满。

    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宫。命辛伯馀靡。

    冬十月,筑祇宫于南郑。

    自武王至穆王享国百年。

    以下都于西郑。

    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

    八年,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騄耳。

    九年,筑春宫(王所居有春宫、郑宫)。

    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谋父。

    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

    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

    十三年春,祭公帅师从王西征,次于阳纡。

    秋七月,西戎来宾。

    徐戎侵洛。

    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

    十四年,王帅楚子伐徐戎,克之。

    夏四月,王畋于军丘。

    五月,作范宫。

    秋九月,翟人侵毕。

    冬,蒐于萍泽。

    作虎牢。

    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来宾。

    作重璧台。

    冬,王观于盐泽(一作“王幸安邑,观盐池”,非是)。

    十六年,霍侯旧薨。

    王命造父封于赵。

    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

    秋八月,迁戎于太原。

    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征犬戎,取其五王以东。西征,至于青鸟所解(三危山)。西征还履天下,亿有九万里。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宫,诸侯来朝。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

    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记》。

    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迁帅师败荆人于泲。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

    荆人来贡。

    三十九年,王会诸侯于涂山。

    四十五年,鲁侯甗薨。

    五十一年,作《吕刑》,命甫侯于丰。

    五十五年,王陟于祇宫。

    共王

    名繄。

    元年甲寅春正月,王即位。

    四年,王师灭密。

    九年春正月丁亥,王使内史良锡毛伯迁命。

    十二年,王陟。

    懿王

    名坚。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郑。

    七年,西戎侵镐。

    十三年,翟人侵岐。

    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

    十七年,鲁厉公擢薨。

    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逋。

    二十五年,王陟。

    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

    孝王

    名辟方。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伐西戎。

    五年,西戎来献马。

    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牛马死,是年,厉王生)。

    八年,初牧于汧、渭。

    九年,王陟。

    夷王

    名珝。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珪。

    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六年,王猎于社林,获犀牛一以归。

    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

    冬,雨雹,大如砺。

    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

    八年,王有疾,诸侯祈于山川。

    王陟。

    厉王

    名胡(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

    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

    命卿士荣夷公落。

    楚人来献龟贝。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

    齐献公山薨。

    六年,楚子延卒。

    八年,初监谤。

    芮伯良夫戒百官于朝。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

    十二年,王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号为共和)。

    十四年,皞狁侵宗周西鄙。

    召穆公帅师追荆蛮,至于洛。

    十六年,蔡武侯薨。

    楚子勇卒。

    十九年,曹夷伯薨。

    二十二年,大旱。

    陈幽公薨。

    二十三年,大旱。

    宋僖公薨。

    二十四年,大旱。

    杞武公薨。

    二十五年,大旱。

    楚子严卒。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

    大旱既久,庐舍俱焚,会汾王崩,卜于大阳,兆曰:“厉王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归国。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

    宣王

    名靖。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辅政。

    复田赋。

    作戎车。

    燕惠侯薨。

    二年,锡太师皇父、司马休父命。

    鲁慎公薨。

    曹公子苏弑其君幽伯疆。

    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

    齐武公寿薨。

    四年,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

    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帅师伐皞狁,至于太原。

    秋八月,方叔帅师伐荆蛮。

    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

    王帅师伐徐戎,皇父、休父从王伐徐戎,次于淮。

    王归自伐徐,锡召穆公命。

    西戎杀秦仲。

    楚子霜卒。

    七年,王锡申伯命。

    王命樊侯仲山甫城齐。

    八年,初考室。

    鲁武公来朝,锡鲁世子戏命。

    九年,王会诸侯于东都,遂狩于甫。

    十二年,鲁武公薨。

    齐人弑其君厉公无忌,立公子赤。

    十五年,卫釐侯薨。

    王锡虢文公命。

    十六年,晋迁于绛。

    十八年,蔡夷侯薨。

    二十一年,鲁公子伯御弑其君懿公戏。

    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

    二十四年,齐文公赤薨。

    二十五年,大旱,王祷于郊庙,遂雨。

    二十七年,宋惠公鳷薨。

    二十八年,楚子徇卒。

    二十九年,初不藉千亩。

    三十年,有兔舞于镐京。

    三十二年,王师伐鲁,杀伯御。命孝公称于夷宫。

    陈僖公孝薨。

    有马化为人。

    三十三年,齐成公薨。

    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

    三十七年,有马化为狐。

    燕僖侯卒。

    楚子鄂卒。

    三十八年,王师及晋穆侯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

    三十九年,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王师败逋。

    四十年,料民于太原。

    戎人灭姜邑。

    晋人败北戎于汾隰。

    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

    四十三年,王杀大夫杜伯,其子隰叔出奔晋。

    晋穆侯费生薨,弟殇叔自立,世子仇出奔。

    四十四年(晋殇叔元年丁巳)。

    四十六年,王陟。

    幽王

    名涅。

    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

    晋世子仇归于晋,杀殇叔。晋人立仇,是为文侯。

    王锡太师尹氏、皇父命。

    二年(辛酉,晋文侯元年),泾、渭、洛竭,岐山崩。

    初增赋。

    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

    三年,王嬖褒姒。

    冬,大震电。

    四年,秦人伐西戎。

    夏六月,陨霜。

    陈夷公薨。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

    皇父作都于向。

    六年,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

    西戎灭盖。

    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七年,虢人灭焦。

    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

    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

    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

    秋九月,桃杏实。

    王师伐申。

    十一年春正月,日晕。

    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

    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

    武王灭殷,岁在庚寅。二十四年,岁在甲寅,定鼎洛邑,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共二百八十一年。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幽王庚午,二百九十二年。

    平王(名宜臼)

    自东迁以后始纪晋事,王即位皆不书。

    元年辛未,王东徙洛邑。锡文侯命。

    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

    二年,秦作西畤。

    鲁孝公薨。

    赐秦、晋以邠、岐之田。

    三年,齐人灭祝。

    王锡师徒郑伯命。

    四年,燕顷侯卒。

    郑人灭虢。

    五年,秦襄公帅师伐戎,卒于师。

    宋戴公薨。

    六年,燕哀侯卒。

    郑迁于溱、洧。

    七年,楚子仪卒。

    八年,郑杀其大夫关其思。

    十年,秦迁于汧、渭。

    十三年,卫武公薨。

    十四年,晋人灭韩。

    十八年,秦文公大败戎师于岐,来归岐东之田。

    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

    二十三年,宋武公卒。

    二十四年,秦作陈宝祠。

    二十五年,晋文侯薨。

    秦初用族刑。

    二十六年(丙申,晋昭侯元年),晋封其弟成师于曲沃。

    三十二年,晋潘父弑其君昭侯,纳成师,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晋人杀潘父。

    三十三年(癸卯,晋孝侯元年),楚人侵申。

    三十六年,卫庄公卒。

    王人戍申。

    四十年,齐庄公卒。

    晋曲沃桓叔成师卒,子鋋立,是为庄伯(自是晋侯在翼,称翼侯)。

    四十一年(辛亥,庄伯元年)春,大雨雪。

    四十二年,狄人伐翼,至于晋郊。

    宋宣公薨。

    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王使史角如鲁谕止之。

    四十七年,晋曲沃庄伯入翼,弑孝侯,晋人逐之,立孝侯子郤,是为鄂侯。

    四十八年(戊午,晋鄂侯郤元年),无云而雷。

    鲁惠公卒。

    四十九年(己未,鲁隐公元年,《春秋》始此),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

    五十一年春二月乙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王陟。

    桓王(名林)

    元年壬戌十月,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

    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相而还(“相”,一作“桐”)。

    二年,王使虢公伐晋之曲沃。晋鄂侯卒,曲沃庄伯复攻晋,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

    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三年甲子(晋哀侯元年)。

    四年,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武公,尚一军。

    五年(曲沃武公元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

    十一年(晋小子侯元年),曲沃获晋哀侯,晋人立哀侯子为小子侯。

    芮伯万出奔魏(万之母逐万)。

    十二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十三年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

    戎人逆芮伯万于郊。

    十四年,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晋哀侯弟缗于翼,为晋侯。

    十五年(晋侯缗元年)。

    十六年春,灭翼。

    十九年,郑庄公卒。

    二十三年三月乙未,王陟。

    庄王(名佗)

    元年乙酉,曲沃尚一军,异于晋。

    六年五月,葬桓王。

    十五年,王陟。

    釐王(名胡齐)

    元年庚子春,齐桓公会诸侯于北杏,以平宋乱。

    三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以宝献王,王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

    四年(晋武公二十八年),晋犹不与齐桓公之盟(《左传》注:“晋侯缗是年灭。”)。

    五年,晋武公卒,子诡诸立为献公。

    王陟。

    惠王(名阆)

    元年(乙巳,晋献公元年),晋献公朝王,如成周。

    周阳白兔舞于市。

    二年,王子颓乱,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

    九年,晋城绛。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灭耿,以赐大夫赵夙;灭魏,以赐大夫毕万(晋灭于大夫韩、赵、魏,萌于此)。

    十七年,卫懿公及赤狄战于洞泽(“洞”,当作“泂”)。

    十九年,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公命瑕父、吕甥邑于国都。

    二十五年春正月,狄人伐晋。

    王陟。

    襄王(名郑)

    元年庚午,晋献公卒,立奚齐,里克杀之,及卓子,立夷吾。

    二年(辛未,晋惠公元年),晋杀里克。

    三年,雨金于晋。

    七年,秦伯涉河伐晋。

    十五年,晋惠公卒,子怀公圉立。

    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次于郇,盟于军。

    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十六年(乙酉,晋文公元年),晋杀子圉。

    十七年,晋城荀。

    二十年,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

    二十二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

    二十四年,晋文公卒。

    二十五年(甲午,晋襄公皞元年)。

    三十年,洛绝于枿。

    三十一年,晋襄公卒。

    三十二年(辛丑,晋灵公夷皋元年)。

    三十三年,王陟。

    顷王(名壬臣)

    元年癸卯。

    六年,彗星入北斗。

    王陟。

    匡王(名班)

    元年己酉。

    六年,王陟。

    晋灵公为赵穿所杀,赵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定王(名瑜)

    元年乙卯(晋成公元年)。

    六年,晋成公与狄伐秦,获秦谍,杀之绛市,六日而苏。

    七年,晋成公卒于扈。

    八年(壬戌,晋景公元年)。

    十八年,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

    二十一年,王陟。

    简王(名夷)

    元年丙子。

    五年,晋景公卒。

    六年(辛巳,晋厉公元年)。

    十三年,晋厉公卒。

    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

    十四年(己丑,晋悼公元年),王陟。

    灵王(名泄心)

    元年庚寅。

    十四年,晋悼公卒。

    十五年(甲辰,晋平公元年)。

    二十七年,王陟。

    景王(名贵)

    元年丁巳。

    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

    十月,晋平公卒。

    十四年(庚午,晋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龙门三里。

    十九年,晋昭公卒。

    冬十二月,桃杏华。

    二十年(丙子晋顷公元年)。

    二十五年,晋顷公平王室乱,立敬王。

    敬王(名丐)

    元年壬午。

    八年,晋顷公卒。

    九年(庚寅,晋定公元年)。

    十四年,汉不见于天。

    二十六年,晋青虹见。

    二十八年,洛绝于周。

    三十六年,淇绝于旧卫。

    三十九年,晋城顿丘。

    四十三年,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

    四十四年,王陟。

    元王(名仁)

    元年丙寅,晋定公卒。

    二年(晋出公元年)。

    四年,於越灭吴。

    六年,晋浍绝于梁。丹水三日绝不流。

    七年,齐人、郑人伐卫。

    王陟。

    贞定王(名介)

    元年癸酉,於越徙都琅琊。

    四年十一月,於越子勾践卒,是为菼执,次鹿郢立。

    六年,晋河绝于扈。

    七年,晋荀瑶城南梁(一本“晋出公二十年”)。

    十年,於越子鹿郢卒,不寿立。

    十一年,晋出公出奔齐。

    十二年,河水赤三日。

    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十三年,晋韩庞取秦武城。

    十六年(晋出公二十二年)。

    十七年,晋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

    十八年(己丑,晋敬公元年)。

    二十年,於越子不寿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勾立。

    二十二年,楚灭蔡。

    二十四年,楚灭杞。

    二十八年(晋敬公十一年),王陟。

    考王(名嵬)

    元年(晋敬公十二年),魏文侯立。

    十年,楚灭莒。

    十一年,晋敬公卒。

    十二年(晋幽公柳元年),鲁悼公卒。

    十四年,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丘。

    十五年,王陟。

    威烈王(名午)

    元年丙辰。

    三年,晋大旱,地生盐。

    五年,晋丹水出,反洁。

    六年,晋大夫秦嬴贼幽公于高寝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

    七年(壬戌,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韩武子都平阳。

    八年,赵城平邑。

    九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

    於越灭滕。

    十二年,於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鸪归。

    十四年,於越子朱勾卒,子翳立。

    十六年,齐田盻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遂获韩举,取平邑、新城。

    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汾阴、郃阳。

    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氏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师败逋。

    十八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

    二十三年,王命晋卿魏氏、赵氏、韩氏为诸侯。

    二十四年,王陟。

    安王(名骄)

    元年庚辰。

    九年,晋烈公卒,子桓公立(《韩非子》作“桓侯”)。

    十年己丑(晋桓公顷元年)。

    十五年,魏文侯卒(在位五十年)。

    大风,昼昏。

    晋太子喜出奔。

    十六年(乙未,魏武侯击元年),封公子缓。

    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

    二十三年,於越迁于吴。

    二十六年,王陟。

    魏城洛阳及安邑、王垣。

    七月,於越太子诸咎弑其君翳。

    十月,越人杀诸咎越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

    烈王(名喜)

    元年丙午,魏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

    於越大夫寺区定越乱,立初无余,是为莽安。

    二年,秦胡苏帅师伐韩,韩将韩襄败胡苏于酸水。

    魏觞诸侯于范台。

    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

    六年(辛亥,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以后更无晋事)。

    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

    七年,王陟。

    我师伐赵,围蜀阳。

    齐田寿帅师伐我,围观,观降。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

    显王(名扁)

    元年癸丑,郑城邢丘(自此韩改称曰郑)。

    秦子向命为蓝君。

    二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

    三年,公子景贾帅师伐郑,韩明战于韩,我师败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

    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

    於越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

    五年,雨碧于郢。

    地忽长十丈有余,高尺半。

    六年,我师伐邯郸,取列人;我师伐邯郸,取肥。

    雨黍于齐。

    七年,我与邯郸赵榆次、阳邑。

    王会郑釐侯于巫沙。

    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

    瑕阳人自秦导岷山青衣水来归。

    九年,秦师伐郑,次于怀,城殷。

    十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

    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

    郑取屯留、尚子。

    十一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

    王及郑釐侯盟于巫沙,以释它阳之围,归釐于郑。

    十二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朝。

    於越子无颛卒,是为菼蠋卯,次无疆立。

    十三年,邯郸成侯会燕成侯于安邑。

    十四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不克。

    秦公孙壮帅师城上枳、安陵、山民。

    邯郸伐卫,取漆富丘,城之。

    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

    十五年,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

    东周与郑高都,郑釐侯来朝中阳。

    宋景鼓、卫公孙仓会师,围我襄陵。

    十六年,王以韩师、诸侯师县于襄陵。

    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

    邯郸之师败我师于桂陵(秦伐韩阏与,惠成王使赵往破之。不知是何年)。

    十七年,燕伐赵,围浊鹿。赵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

    晋取玄武、濩泽(即雷泽,舜渔处)。

    十八年,齐筑房以为长城。

    十九年,王如卫,命公子南为侯。

    二十年。

    二十一年,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

    二十二年壬寅,孙何侵楚,入三户郛。

    楚伐徐州。

    二十三年,魏章帅师及郑师伐楚,取上蔡。

    孙何取氵隐阳。

    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

    绛中地棨,西绝于汾。

    二十四年,魏败韩马陵。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穰庇帅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

    与齐田盻战于马陵。

    二十七年五月,齐田盻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

    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

    十月,邯郸伐我北鄙。

    王攻卫鞅,我师败逋。

    二十八年,城济阳。

    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尚。

    二十九年,邳迁于薛。

    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三十年。

    三十一年,秦苏胡帅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不知何年,附此)。

    三十二年。

    三十三年,郑威侯与邯郸围襄陵。

    三十四年,魏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

    王与诸侯会于徐州。

    於越子无疆伐楚。

    三十五年,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不知何年,附此)。

    三十六年,楚围齐于徐州,遂伐於越,杀无疆。

    三十七年。

    三十八年,龙贾及秦师战于雕阴,我师败逋。

    王会郑威侯于巫沙。

    三十九年,秦取我汾阴、皮氏。

    四十年。

    四十一年,秦归我焦、曲沃。

    四十二年,九鼎沦泗,没于渊。

    四十三年。

    四十四年。

    四十五年,楚败我襄陵。

    四十六年。

    四十七年。

    四十八年,王陟。

    慎靓王(名定)

    元年辛丑,秦取我曲沃、平周。

    二年,魏惠成王薨。

    三年,今王元年。

    四年。

    五年。

    六年,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

    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

    隐王(《史记》作赧王,名延。盖赧、隐声相近)

    元年丁未十月,郑宣王来朝。梁。

    燕子之杀公子平,不克。齐师杀子之,醢其身。

    二年,齐地暴长,长丈余,高一尺。

    魏以张仪为相。

    三年,韩明帅师伐襄丘。

    秦王来见于蒲坂关。

    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舟三百、箭五百万及犀角、象齿。

    五月,张仪卒。

    四年,翟章伐卫。

    魏败赵将韩举。

    五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

    六年十月,大霖雨,疾风,河水酸枣。

    楚庶章率师来会我,次于襄丘。

    七年,翟章救郑,次于南屈(此年未的)。

    八年,秦公孙爰帅师伐我皮氏,翟章帅师救皮氏围。疾西风。

    九年,城皮氏。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秦拔我蒲阪、晋阳、封谷。

    十三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将军、大夫、适子、代史皆貂服。

    十四年。

    十五年,薛侯来会王于釜丘。

    楚入雍氏,楚人败。

    十六年,王与齐王会于韩。

    今王终二十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