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乌鲁克第一王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移到了埃安纳。”

    乌鲁克(Uruk)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现在有乌鲁克城遗址。有的文献中写作温马,以致人们误以为苏美尔人还有另一个城市,实际二者只是音译的不同。

    早在洪水之前的BC3800年左右已经建立。初为苏美尔人的定居点。当地民众信奉的主神是伊安娜(Inanna)。公元三世纪,波斯萨珊王朝时被毁。

    苏美尔神话说,乌鲁克的主神——埃安娜(Eanna)曾到埃利都拜会水神恩基,向他请求获得文明的礼物;恩基为埃南娜的美色倾倒,慷慨地将文字、畜牧、航行术等诸多礼物送给她带回了乌鲁克。

    前面介绍过这个故事,实际情况是乌鲁克与巴德提比拉的图穆斯联合进攻埃瑞都,灭亡了埃瑞都第二王朝。巴德提比拉获得了霸权地位,而乌鲁克得到了大量财物和先进的文明成果。

    BC3474年,大洪水之后,乌鲁克城由于地处幼发拉底河河岸而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人们在废墟中重建乌鲁克城。

    由于乌鲁克文明的先进性,其当初得到大量埃利都的文明成果,所以重建速度是遭受洪水的各邦国中最快的,所以很快成为苏美尔地区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基什的邻国。当然还不能与数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损失的基什相比。

    苏美尔人在此创建了灿烂的乌鲁克文化(BC3400—3100年)。居民制造铜器和陶器,建有巨大塔形建筑物,并创造图画文字,为后来苏美尔楔形文字的萌芽。

    乌鲁克文化属于西亚铜石并用时代晚期文化,是考古学上苏美尔文明的第二个时期。因最早发现于伊拉克境内的古城乌鲁克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晚于欧贝德文化,约于BC3100年为提姆杰特·那色文化所取代。主要遗址有乌鲁克遗址(12~4层)、乌尔遗址、基什遗址、尼普尔遗址等,主要为洪水之后的文明痕迹。

    居民经营农业、畜牧业,部分人专门从事烧陶和采石行业。

    这一时期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轮,能制造彩陶。阶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乌鲁克文化产生了奠定苏美尔文明传统的三项成就,即塔庙式的神庙建筑、圆柱形的印章和文字的发明。这一切都说明苏美尔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

    除石器外,铜器大量出现,当时更多地用铜制造武器,并打制金银器皿。

    神殿建筑宏伟壮观,较欧贝德文化的规模更大,以神庙为中心,出现了大规模的聚落,并向城市发展,奠定了苏美尔时代城市的基础。

    这种聚落址以乌鲁克为最著名。其第6层时的城区面积不小于0.81平方公里。其中官方建筑物、园地墓地和民房各占三分之一。神庙建筑物集中在伊安娜庙和天神安的庙。前者的代表性建筑是白庙、红庙、迷宫和镶锥宫。镶锥宫筑于台基之上,大厅的柱廊由两排直径达2.62米的柱子拱立,围墙以红、白、黑色的圆锥形镶嵌物装饰。这些建筑物的宏伟的规模和高超的镶嵌装饰技术,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