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少康中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C2114年,后少康即位,年龄40岁。以伦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东)为都。少康夺回了他父亲、祖父失去的帝王宝座,终于登上王位。宴请了有功之臣虞公妫思。

    少康中兴封有功之臣、大彭国的子弟元哲于豕韦(今滑州韦城),豕韦国建立,至周赧王时才失国。由此可知,元哲之后代世袭韦侯至周止,历夏、商、周三朝。

    BC2113年,方夷来朝称臣。

    BC2112年,后稷之后不窋在之前的征战中失去了封地,逃到了山戎和羌族居住的陕甘一带。少康上台后恢复了他的封地,是周朝的先祖。

    在黄河中下游平原有夏族、商族和东夷族三大古族,势力都比较强大。东夷族对夏王朝不服,虎视眈眈,为夏朝心腹大患。商自从寒浞之乱后,一直坐山观虎斗,渐成做大之势。所以BC2104年,少康派商侯冥办理治理黄河的苦差事,并且要求非常严格。冥为商的第六任首领,自相土之后又历经了昌若、曹,到冥。这里说的都是他们的名字,而姓一直都是子,比如冥,实际名字为子冥。后面的商朝各王也是一样。

    BC2097年,迁都于原城(河南省济源市)。

    BC2094年,少康病逝。终年60岁。

    少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恢复了夏朝的政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夏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以后,夏王朝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

    BC2091年,守丧两年后,儿子予继承帝位,称帝予,仍以原城为都城。因甲骨文中予、宁字形相近,所以有的文献中误写作宁。

    BC2087年,为巩固夏王朝在东方的势力,予把都城从原(河南济源)东迁至老丘(开封),以监视商国与东夷。

    迁都老丘之后,夏朝继续向东发展,势力更加强大。

    BC2084年,予积极对外扩张,率兵征伐东夷王寿,一直打到大海之滨,得到进献的象征和平的吉祥物九尾白狐。通过东征,夏王朝的威望极大提高,疆域进一步扩大,国势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BC2079年,商侯冥殚精竭虑地治理黄河,最终病死在治理黄河任上。由于治水耗去庞大的人力物力,所以此后商国形式渐趋衰微。

    BC2075年,帝予病逝。

    予被认为是能够继承禹的事业的一代名王。夏朝的后人认为他同禹一样具有开创大业之功。

    他迁都老丘,使夏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明。他率军东征,令各部落纷纷臣服,将夏朝的版图扩大到淮河流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迁都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前后共迁都9次。当时,随着农业、治水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大规模地由山地移往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居住,修筑了许多城郭。夏都多次迁徙,应该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继予之后,夏朝又有7任帝王定都老丘,直到第13位胤甲时,才迁到西河(河南安阳)。夏王朝在老丘定都的时间长达226年,历经槐、芒等6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