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越国石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缘故,没几分钟就睡着了。而我则闭着眼睛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一遍遍回放着今天晚上所发生的一切。

    关于“那个人”我作了种种猜测,随后又一个个否定。我又疑惑当年孙叔为什么会对越国的历史感兴趣,并与“那个人”联系起来。包括后来王叔的“电池”又与他又有什么关系。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最后迷迷糊糊睡着。

    第二天醒来时王叔已经起床,我洗漱后看到锅里热着一碗稀饭二根油条,简单吃了几口就去了堂屋。

    到了堂屋,见我叔坐在小板凳上编箩筐,堂嫂在陪着王叔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见我过来王叔用眼神示意我看桌上的东西,我走过去到了八仙桌前,看到放着三本a4纸大小,纸张泛黄并且很厚重的装订本旧书。我拿起最上面的一本,是我们萧家的家谱,随手翻看了几页,从唐朝的萧鸿开始开枝散叶到了近代开始断更。我爷爷叫萧柄厚,我爷爷的父亲叫萧长春,再往上左亲右枝是一段空白,没有任何记录。我拿起第二本是萧家长子传记,里面记载着所有萧家历代长子当年寻访的轨迹。记述年代越早越详尽,哪里有传言或有什么线索,去过什么山,下过哪里的墓,时间,地点,人物都清楚记录,甚至包括自己追查的结果和感悟。到了近代就相对比较简单,有的只有寥寥数句。我看了看我爸的记述也是简单几句,写的是他年轻时候在骊山一个墓中发现关于“龙胆”的一幅壁画。我拿起第三本,相比前面两本更加古旧,内容都是手抄小楷。一书分为两册,一册是易学,一册为摸金。易学篇主要取其精华收录了八字算命、风水、六爻、择日、看相、盲派命理、江湖派命理。其中又以八字算命,风水,看相,江湖派命理为重点记述并加入个人注解。

    摸金篇,开篇记录的就是白克生的传奇见闻。其中一句说到“那个人”向他展示了食指相触顿时电闪交加,我猜测就是这句话,王叔才把“电池”与他联系起来。其中的道理古代人无法想象,但是身为现代人那就很好理解,那种场景也只能用电可以解释。书后面记载的是关于摸金校尉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切口,技术,行规术语等内容。

    我从事古玩行业4年,多多少少听得些盗墓故事,对这个职业充满好奇,所以这篇就多看了会。

    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摸金校尉盗墓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易经》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到了宋元之时,与摸金校尉同宗的发丘、民间的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基本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只要懂得行规术语,皆是同门。不过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摸金校尉行规,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支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动手之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地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进墓前需戴口罩,入内千万别把口罩取下来,第一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气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对着古尸呼气,怕诈尸。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