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不一样的墓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孙教授有些激动,他说范蠡的墓内极有可能藏着这种照明系统的秘密,最好能发掘出几件实物作研究,到时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杨队长在前面带路,直接忽视了我们后面在对墓穴的探讨。密道一路向下差不多有二百多个台阶后,终于到达了底部开始水平向方向北一路潜行。又向前走了大概五十来米,这时杨队长突然停了下来,我跟上前与他并肩而立观察甬道,发现前面的甬道比密道规格更高,顶部高约3米,宽近四米。再往前就不再是开凿的洞壁,而是用石条砌成的石墙,顶部也是用整块青石板铺设而成。等大家的围了上来后,杨队长提醒我们说,前面的通道已经穿出了山体,甬道的上面已是土质层,天长地久雨水渗透再坚固的设施都有可能坍塌,让大家提高警惕。

    他说完后继续带队向前,走出没多远甬道两侧的地上出现了堆积的青石条,越往里走越多,有的完好无损有的断裂成几段。大伙都很疑惑石条的用途,难不成正如杨队长所说的,前面有大塌方?可就算有塌方,那么又是谁把它们清理到通道内,难道修建陵墓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众人带着疑问继续向前,又走了将近五十多米,没见到塌方却发现两扇石质大门挡住了去路。

    见到墓门孙教授立马紧张起来,他说根据以往的考古经验看,墓道门外应该有砌墙,而从甬道内堆积的那些石条看,也正好符合这一特征。他说到这由于激动身体都开始有些颤抖,不用明言大家都已经很明白,现在这个状况说明了有人已经先于我们打开了墓门。

    孙小曼见孙教授这副模样就差老泪纵横,忙上前劝解。她说在中国考古史上还没发掘过春秋时期的石窟墓葬,具体的规格形制没一个定数,其次从石条的数量之巨来看,似乎它有别的用途。退一万步说就算被盗掘,那在时间上目前也无法判断,如果是古人进入了墓室,那么他们的目的显然不会与我们相同。经过孙小曼一番分析孙教授的情绪好了很多,他其实只是一时着急,静下来思考思考就不难发现孙小曼所说的这些疑点。

    除了杨队长我不敢确定,但是在其他人面前我绝对是唯一一个知道内情的人,这墓被捷足先登已然成为事实,而且就发生在不久前。

    见孙教授重燃希望后大家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墓道门上,这两扇石门取之两块厚重的青石板,虽然比整个甬道的横截面小了几寸,但是也已经非常严丝合缝。上面没有如洞壁上的那种凿纹,而是被打磨的异常平整,中间两幅门神浮雕威严而立栩栩如生。我们观察了一圈尽然无从入手,程子见大伙斯斯文文慢慢吞吞瞧着心里就急,他催道:“我说,你们费那心思干嘛,瞧的我憋的慌,上面石洞里不还有我砍的树嘛,拿下来几人一合力,如电视里攻城战一样,把它砸开不就得了!”

    孙教授一听不悦道:“攻城战,你说的轻巧,那是破坏文物,是犯罪。”

    程子梗着脖子想反驳,我拉了拉他衣袖阻止了他。这时杨队长说,把木头一头削平当撬棍用或许可行。他对孙教授说这样不会对门产生破坏,可以一试,孙教授想了想点点头表示同意,程子见他表态转过头轻“哼”一声,向上面的石窟跑去。孙小曼让金狗跟着去,一是为了安全,二是还需要取那根短的,怕程子一个人不好拿。

    几分钟后他们俩扛着木头回来,杨队长接过了手,拿出工兵铲把它一头削平,插进墓门的底部。我取过金狗手里那根短的垫在他那根的下面,我们几个大男人一起合力撬动,墓道门慢慢一点点徐徐打开,连续挪了三次位置,右侧的门已经被撬开大半。

    我放下手里的撬棍打开手电,孙教授第一个走了进去,然后我们一个个闪身进入,看到前面的一幕让大家个个目瞪口呆,里面离奇的结构前所未见,连孙教授和孙小曼俩位考古专家都惊的呆立当场,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