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降头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异,如金环蛇多在丘陵山地,水域附近活动。银环蛇多在水田,塘边及低洼湿地,眼镜蛇常在丘陵山坡及山脚下的灌木丛中,平原的则多在墙基,石缝处、坟堆、向阳山坡处活动。五步蛇一般在树旁、阴湿石缝、杂草中、溪旁石下活动。蝮蛇更喜欢在颓墙,废墟及村落前后的菜地中。根据村民们的讲述,两道士认为这条蛇王多半是眼镜蛇或是五步蛇,根据这一判断三人专门找类似环境的地方。没过多久便在山腰处找到一片乱坟堆,看样子都是些年代久远的无主坟,大多破败不堪。

    这里说的蛇王可不是养蛇能手,而是真正的群蛇之王,它有着别具一格的特性,比如行动迟缓、神态高傲又悠闲散漫、喜好晒太阳,其中体型娇小是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别看它小,能耐却很大,一般常人手段根本奈何不了它。蛇王自然有王的威严,它一般独处,其它蛇不敢靠近,它也有自己的领地,蛇王所在的地方,方圆几公里内所有的蛇全听它号令。

    中午这个时候,蛇王一般会找个舒坦的地方晒太阳,不过昨天受了惊扰,今天怕是不大愿意出门。

    两道士绕着坟堆观察了一圈,都认为蛇王多半藏在其中,他俩琢磨了一下,分别捉了一只青蛙和一只鸟来。随后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些家伙事,有各种鬼画符、雄黄酒、糯米、几柱香、还有把开山刀。道士找来绳子把青蛙和鸟儿各自绑到一柱香上,然后再把两柱香插到乱坟堆旁空地的中央点燃,最后在蛇王可能会经过的地方洒下些糯米。全部弄好之后他们退到隐蔽处,其中一道士用开山刀在自己的中指划了一道口子,挤出一点血滴在符纸上,将它贴在自己的后颈。又点了一支香握在手里,然后双膝跪地低头默念咒语。而另一道士则提起开山刀,往刀锋上喷了些许雄黄酒后静立一旁。

    楞头看着两人行事,二丈摸不着头脑,在一旁紧张兮兮东走西转,被道士喝令躲避到远处去。

    绑在香上的青蛙和鸟,行动受到了约束开始挣扎,努力着摆脱束缚。差不多香燃到一半的时候,乱坟堆中有了动静,只见一条小眼镜蛇悠哉悠哉,从破坟的乱石堆中伸出脑袋,显然蛇王注意到了这边鸟的动静。

    两道士目不转睛地盯着蛇王,心跳越来越快紧张的不得了,他们心里明白,凭自己的道行即使侥幸能斩了蛇王,也难免要被反噬。世间凡有天慧之物必有灵性,灵为命始所以原本应该各行其道。无奈,各有所命,这蛇王即将危害一方,又无巧不巧被两道士碰到,道义责任所在,不得不出手除之。

    蛇颊窝就像是红外线接收器,靠它和舌头从外界探测搜集空气中的气味,以此来判断周围环境和捕捉猎物。眼看小蛇王探出石缝,稍犹豫了一会儿便慢悠悠地爬出洞来,奔着小鸟的方向游去。在它经过的地方都洒了特殊处理过的糯米,这是为了掩盖道士活动后留下的气味,也能起到一定的麻痹效果。

    没一会儿工夫,小蛇王便到了鸟儿身旁,然而它却没急着下口,反而竖起脑袋直勾勾的盯着那柱香看,好像被袅袅升起的烟柱所吸引,蛇头也跟着一块左右摆动起来。

    这一刻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凶险万分,手举开山刀的道士,两手已经冒汗微微的颤抖,他俩施的法术叫降头术,稍有不慎同伴将身首异处。

    降头术本是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巫术,是从印度教传来的,当年唐三藏法师到印度天竺国拜佛取经,其中便有一部此术经书。唐僧回国时,路过安南境内的通天河,有一乌龟精想害死唐僧,虽然没有得逞,但是所带的部分经书沉入了河中。小乘的谶也就是降头也在其中,后来被暹人捞起,机缘巧合下又流入到了云南道教的道士手中。由此创立了茅山道,茅山的法术和降头因此而来。

    中国古书记载,茅山是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的一个山名,汉朝时期的茅盈和他的两个弟弟茅里,茅固在此山居住。茅山术就是他们所创,后世称他们为三茅君,张天师的五雷正法,道家另一支派的圆光术,祝由科等术,都是茅山的法术。

    茅山术中的降头术,据说修炼到成功时,人可以将自己的头连肠带肚,一起脱离腹腔,腾空而出。也有人说,这种脱离躯壳的现象,是法术没练成功的结果。这种术师称呼为丝罗瓶,与一如常人修炼成功的术师比,有其不一样的特征,修炼成丝罗瓶的术师瞳孔中,没有对方的倒转人像。

    降头术让心术不正的人修炼,就是一种巫术,邪术,最臭名昭著的有五毒降头术,阴阳降头草,都是害人无数的妖术。而茅山道士修炼的降头术,已经作了改良升华,更像是种意念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