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四)裴荫森来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想让老子把钱吐出来,门都没有!

    钱既然到老子手了,那就是陈世美进了开封府——进来就由不得你了!

    让手下发完电报,他还在那里郁闷,卫兵来报,说有一位老人来访。

    老人?会是谁?不会是翁师傅来了吧?他想了想,还是急忙迎了出去。

    一位身材魁梧精神矍烁的老人出现在面前,正和蔼地望着自己,孙纲奇怪地看着他,努力回忆自己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但想得头痛,就是想不起来。

    他上前给老人见礼,虽然他现在官也算不小了,但对于长辈,不管是不是当官的,他都是非常尊敬的。

    “老人家贵姓?从哪里来?恕晚辈愚钝,这个``````”他请老人坐下,一边给老人倒茶,一边说道,

    “孙大人不必客气,大人与老夫是初次见面。”老人呵呵笑道,“老夫姓裴,名荫森,孙大人可曾听说过?”

    裴荫森?孙纲愣了一下,立刻知道他是谁了。

    裴荫森,原来的福建船政大臣,南洋水师的巡洋舰“横海”“镜清”“寰泰”,广东水师的鱼雷巡洋舰“广甲”“广乙”“广丙”“广丁”,北洋水师的装甲巡洋舰“平远”,都是由他倡议主持建造的!

    “原来是裴老大人,晚辈失敬,”孙纲惊喜地说道,“晚辈正焦头烂额之时,裴老大人前来,晚辈真是太高兴了。”

    “孙大人果然人中俊杰,老夫来意,孙大人已经猜到了。”裴荫森笑道,“只可惜年岁太大,时日无多,帮不了大人多少忙了。”

    “老大人千万不可如此说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求老大人助晚辈成就船厂,”孙纲激动地说道,“倘他日我大清自制之铁甲巨舰能纵横海上,守住这万里海疆,老大人报国之志得申,晚辈心愿亦足矣。”

    孙纲的这番话不是空穴来风和阿谀奉承,马尾海战失败后,力战有功的船政大臣何如璋却被革职查办,裴荫森就是那时候接任福建船政大臣的,受命于危难之际,他痛感中国海军薄弱,海防空虚,若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海上钢铁长城,一旦列强侵犯,根本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光绪十一年(1885年),他亲撰《请拨款制船疏》,联合左宗棠,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杨昌浚,福建巡抚张兆栋上奏,指出“欧洲大局已成连横之势,我除制船造炮,教将练兵,别无自强之道。”这在当时是极有见地的分析,他在奏疏里请求拨款造舰,扩大船厂,延长留学生学习年限的建议,却因朝中的顽固派阻挠而被束之高阁!光绪十二年(1886年)九月,他又上书朝廷,从日本大力制造巡洋舰扩充海军的野心,谈到中国必须自造舰船,增强海军实力,走自强不息之路,又被搁置。可他没有气馁,继续上书朝廷力争,可惜当时碰上了两代帝师翁师傅主管户部,翁师傅以“靡费国帑”为由,刚刚发出“停购船械”的“倡议”,哪里容得下与此相悖的意见!结果裴荫森两次上书,均遭驳斥!眼看着自己无数的心血付诸东流,壮志难酬,裴荫森忧郁成疾,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告病还乡。看着70多岁白发苍苍的他今天不远万里来到旅顺求见自己一个后生,目的还是一个:海军!孙纲的心里又是感动又是辛酸。

    “孙大人言重了,看到大人现在的样子,呵呵,老夫当年也和大人一样,”裴荫森笑了笑,说道,“时过境迁,老夫当年比不得孙大人现在,年富力强,又以战功享誉京师,得太后皇上重用。老夫于邸报见大人呈于皇上之《海权论》大纲,方知大人胸中之志,老夫此番前来,如能亲眼见到大人成就此番功业,也就算了圆了老夫的强国之梦,虽死无恨。”

    孙纲看着老人努力压抑住自己激动的样子,上前握住了老人的手,使劲点了点头。

    本来没头苍蝇乱成一锅粥的局面,因为裴荫森的到来,立刻焕然一新。

    也难怪,人家做了多少年的福建船政大臣,亲自监造过好多舰船,又有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他这个才上任几天的北洋船政大臣,和人家老爷子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有了裴老爷子助阵,他索性放手了。

    几天后,李鸿章那里终于有消息了。

    ****

    推荐啊!收藏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