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八十二)德国人来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段祺瑞是农家出身(根正苗红哈),父亲是个老实诚朴的农民,8岁时段祺瑞随祖父段佩前往江苏“铭军”卫所,从那时起他开始习惯并喜欢上了军旅生活,14岁时因家道中落,段祺瑞揣着一块银元去威海投奔在那里驻军当管带的族叔段从德,17岁时父亲遇害,18岁时母亲去世,接连失去双亲的悲痛并没有将他打倒,段祺瑞此后独自撑起了抚养三个幼年弟妹的重担,他20岁考入天津武备学堂,后来又去德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历任北洋军械局主事,北洋陆军炮术教习,甲午战争中,他随军作战,屡立战功,在营口之战中,清军在日军猛攻之下节节败退,段祺瑞收拢败兵,带着两门大炮,20名炮兵和100多名步骑兵,愣是夺回了由近千名日军防守的一处叫三台子的村落,一共打死日军八百多人,解救了数千没有来得及撤退的百姓,这是甲午战争中很少见的一次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功劳后来好象还算到别人头上了),因为规模不大,所以并没有引起孙纲太多的注意,可当他知道这场战斗的指挥者居然是段祺瑞时,确实十分吃惊。

    “段兄快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孙纲吃惊地问道,一百多残兵败将一下子消灭了八百多敌人,这仗是怎么才能打出这种结果的?这也太强了吧?

    “说穿了也没什么,”段祺瑞一边用桌子上的茶碗给他演示,一边对他说道,“就是交叉前进攻击,一门炮前进时,另一门炮进行掩护,当两门炮都靠近后,全都开始以最大射速轰击,步队和马队借着炮火掩护。这时候开始发起攻击,日本人当时立足未稳。根本没法子抵挡,人又都聚在一起,被我们一打死一大片,又被步队和马队用刀砍翻了不少,那天我都亲手剁了一个日本兵呢,现在想起来,这手还哆嗦呢。”

    孙纲的脸上不由得现出一丝苦笑。听他这么一说,他也能想象到当时是怎么样一种场面,到底人家是“炮兵专家”“职业军人”,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半吊子军人弄的那个敌后登陆作战可就没法子和人家比了,人家打死了数倍于几的敌人而自己毫发未伤。而且战术十分简单有效。测试文字水印1。自已那回越想简单越弄得复杂无比,死了不少人不说,最后差点没把自己也陷入绝境,还美其名曰“获取战场经验值”,如果不是韩版美女秘书舍身相救,他自己说不定就不能在这儿坐着了。

    “敬茗老弟何故发笑?”段祺瑞看着他一脸苦笑。不由得奇怪地问道,两人现在已经亲热得以兄弟相称了。

    “早见到芝泉兄就好了,我也不会损失了那么多弟兄,自个儿还差点丢了性命。”孙纲对段祺瑞讲了自己“深入敌后去战斗”的“光辉经历”,并向他请教了一些战斗方面的细节,段祺瑞听得两眼放光,淫浸于炮兵战术中的他对这种敌后袭扰作战还不是太懂。但他从自己所了解的层面给孙纲分析了一下。说得却也极有道理。

    段祺瑞认为,孙纲率军登陆时虽然遭到了日军地阻击。但因为有巡洋舰和炮舰舰炮的支援和掩护,成功地压制了日军地炮火,所以没受什么损失,但是一旦脱离了舰炮的掩护,情况立刻就变得危机四伏,好在部队行动迅速,因而没有遇到太大的危险,但日军最后终于追了上来围攻他们,而且也是先用炮轰他们,这就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是孙纲想法子炸掉了那两门炮,可能他们的牺牲还会更大。

    “老弟的特攻队如果能带上两门炮的话,局面应该就不一样了,”段祺瑞说道,“不过,炮又太沉了,带炮走地话,再加上弹药,部队的行进速度肯定会放慢,又容易被日本人追上,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要是能有一种轻快些的炮就好了。”

    段祺瑞这一句话让孙纲激灵打了一个冷战,轻点的炮?可以迅速带着走的轻型火炮?

    孙纲在脑子里快速“搜索”着自己从后世带来地各种军事知识,自己以前总在船身上打主意,怎么把“陆战之王”地火炮给忘了!

    符合这种条件的,应该是无后座力炮和迫击炮!

    单兵用的火箭筒也很好用!

    怎么没想起来这个!

    自己的北洋船政局下面就有法国加纳公司帮着建立的制造和维护火炮的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