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三百五十一)谁走偏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时苏军已经在连续不间断的战争中打得疲惫不堪,虽然德军对莫斯科的攻势被打退了,但这场“史诗般的会战”的死伤规模却是令人震惊的。()在斯大林的严令下,苏军拼命的加强防御阵地,勉强稳住了阵脚。但现在的苏军仍然严重缺乏武器装备和各种物资,北极航线上生的这一幕惨剧大大加重了苏军的困难。

    为了躲避华军的锋芒,苏军被迫在远离华军前锋的地方重新开始集结,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所需要的大坦克集团军已经基本组建完毕,但这些部队却并没有足够的坦克!

    除了武器装备和物资的缺乏,另外一件让斯大林感到恐惧的,便是苏军内部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投敌现象。

    1944年夏季,苏军在东方战线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数百万华军组成的钢铁洪流一路向西扫荡而来,苏联的东方领土大片失陷,苏军连战连败,丧师失地,一溃千里。苏军的惨败使得苏联全国上下都陷入到了极度的绝望当中。在莫斯科战役结束之后,尽管苏联政府和党的宣传部门一再对苏联人民说,敌人已经疲惫不堪,苏联红军即将转入反攻,把敌人赶出苏联国土,但事实上,敌军仍然在快推进,而且已经开始威胁到了莫斯科。

    最令斯大林感到吃惊的是,在苏联人民当中广泛流传的“谣言”说,大量的红军官兵在遭到敌人攻击时,要么丢掉了武器装备逃跑,要么向敌军投降,而且越来越多的红军官兵投降后加入到了受中国支援的“俄罗斯解放军”当中,成为了苏联的敌人。在得知消息后,斯大林简直无法相信,那位一直躲藏在中国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末代公主,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如今在苏联全国各地,报刊媒体和其它地方的传单到处都出现了对苏联红军的强烈不满,苏联红军向来是苏联人民的骄傲,但现在却成了人民鄙视的对象。人们普遍认为苏联政府和红军不顾人民的死活参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狗咬狗的战争”是将人民拖入可怕的战争深渊当中的根源;苏联红军是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坚力量,但现在他们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使人民陷入痛苦和绝望之中;很多人开始公开宣扬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那样的“毫不犹豫的退出战争”,甚至于有人要求立即同德国和中国“实现和平”,“结束这场毫无希望的战争”。

    面对下面出现的这些动摇军心的声音,斯大林仍然象以前一样,用铁腕进行严厉的打压,处决了一大批散布“反动言论”的人。斯大林还对红军的临阵脱逃者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大批逃跑和开小差的人被处决,很多将领和军官都受到了降职降衔处分。

    在打压和惩罚的同时,斯大林还努力的进行了宣传鼓动工作,激苏联人民的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斯大林还新设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作为专门授予军官的奖赏。斯大林还取消了司令员的命令必须和政治委员共同签的双重领导制度。

    斯大林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几张印有照片的传单上,这些传单是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刚刚派人送过来的,据称是中国飞机扔下的。他失神地看着这些传单,将其中的一张拿了起来。

    第一张传单上,印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一名苏军士兵的尸体正面朝下伏在地上,尸体的大部分已经被积雪掩埋,而下面则印着一行醒目的俄文:“谁的父亲、丈夫或儿子?他为什么不能回家了?”配上这行文字,整个画面显得无比的凄凉,令人心碎。

    斯大林有些烦乱地放下了手中的传单,他又看到了桌子上的一张明信片,明信片的彩色照片上,一位一身俄罗斯式传统黑裘衣端庄秀美的中年妇女正和一个带着鸭舌帽的苏联小男孩亲密地坐在一起交谈,小男孩的手中拿着一个大大的红苹果,瘦削的脸上满是开心快乐的表情,而在两个人的周围,是几名身着中国式迷彩军服的“俄罗斯解放军”军官,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城市的废墟。

    不用别人告诉他,斯大林就能猜到,那位和苏联小男孩交谈的妇女,就是他做梦都一直想要干掉的被流亡的白俄们尊为“俄罗斯帝国女皇”的安娜斯塔西娅公主。

    另一张明信片上,则是一辆华军“天狼”式坦克,在坦克的炮塔边上,一名华军坦克手和一名头扎蝴蝶结身穿连衣裙的金小女孩坐在一起,坦克手将自己的食物让给了小女孩。照片上小女孩的身子单薄得象能被风吹跑一样,她正在低头用勺子舀着盛在椭圆形不锈钢饭盒里的食物送到嘴里,那名个子不高的华军坦克手看着正在吃东西的小女孩,脸上充满了温柔慈爱的神情,就象是在看自己的女儿一样。

    也许这位中国坦克手的家里,也有一个子和眼前的小女孩一样可爱的女儿吧?

    尽管互为敌国,但还是有一些浓浓的温情和关怀,跨越了国界和信仰,以及战争本身。

    就在这一刻,这个坦克手和小女孩的身影,已经定格在了历史当中,成为了永恒。

    尽管对中国人充满了憎恶,但看着这张明信片,铁石心肠的斯大林也被这幅照片上所表现出的那种战火中的温情所感动。

    斯大林定定地看着这张明信片,想到了已经撤离了莫斯科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眼睛不由得有些湿润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斯大林觉察出了这张明信片带给他情绪上的不良影响,将明信片抛到了桌子上。

    这张明信片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操作水平,和苏联宣传部门比起来丝毫不差,甚至可以说更胜一筹。

    斯大林很难想象,这些宣传品到了处于深深的悲观失望当中的苏联军民手中,会产生多大的危害。

    正在斯大林努力的想要摆脱这些中国人弄的宣传品所带来的失落情绪时,门开了,朱可夫走了进来。

    “您好,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向斯大林敬了一个军礼,将手中的报告交给了斯大林。

    往常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也应该在场,但由于德军对苏联南方的猛烈进攻,伏尔加河上的重镇斯大林格勒告急,华西列夫斯基被斯大林派往这座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城市督战去了。

    斯大林努力的想从朱可夫脸上的表情看出端倪,但却并没有成功,朱可夫的脸色十分平静,看不出任何异常。

    “有什么好消息吗?”斯大林问道。

    “德国人在疯狂的进攻斯大林格勒,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朱可夫说道,“我们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没有对中国人做到的事,现在可以用在德国人身上。”

    “很好。”斯大林明白朱可夫的意思,点了点头,“不过,我记得中国人现在离斯大林好象也很近了。你有什么对策吗?”

    “中国人到不了斯大林格勒。”朱可夫肯定地说道,“在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之间是大片的沙漠,没有铁路,中国人不会把他们的坦克开到那里,他们只会沿着铁路线前进。”朱可夫说道,“他们现在正在进攻古比雪夫就是证明。”

    “这么说,他们离莫斯科也已经不太远了。”斯大林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继德国人之后,中国人也要来叩击我们都的城墙了。”

    “中国人的前进度不会那么快,现在的进攻势头看起来咄咄逼人,但他们的补给线拉得太长了。”朱可夫说道,“在他们得到足够的补给之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莫斯科东部组织防御作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