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三百六十一)新世界,新亚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千三百五十九)罗斯福的信心来源

    “其实他们这些小的怎么做,咱们无需太过操心,只要能打胜仗,管他用什么方法。”孙岳上将点头表示同意谭延恺的看法,他转头看了看史司,“只要不出现上一次叶欢等人擅自更改作战计划的事就行了。”

    “没有人再敢做同样的事。”史司淡淡的说道,“除非不想要脑袋了。”

    谭延恺看着史司紧绷着的棺材脸,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好笑。为了不让谈话的气氛显得太紧张,谭延恺将话题转到了别的方面,“印度应该说是指日可下了,但‘南十字星’行动进展一直不大,照理说太平洋海权尽在我手,澳洲应该比印度容易打才对。”

    “也不尽然。”陆军部长孙岳上将说道,“澳洲距我国本土过远,补给全赖海运和空运,我军的补给线过长,而英澳军是在本土作战,作战意志坚决,加之澳洲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作战的难度其实比印度要大得多。到目前为止我军进展不大,也在预料之中。”

    “可如此一来,战事拖延下去,对我国可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副总理文恒说道,“美国人一旦缓过劲儿来,倾尽全力同我国争夺太平洋海权,澳洲可就更不容易打下了。我军目前是在多个战场作战,而战争一旦旷日持久的打下去,我国的经济难免不会被拖垮。”

    “按现在的情况看,苏联应该已经不成为威胁了。”经济部长刘绍基说道,“印度和澳大利亚虽然一时难于攻取,但也对我国本土构不成威胁,我国眼下之真正大敌,唯美国一国而已。”

    作为一名在经济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刘绍基对美国的认识要远远的高于常人。而战争打到现在,哪怕是他们这些对军事了解并不深入的人,也都明白,现在比拼的是综合国力,而不仅仅是军力和科技了。

    “其实我觉得现在他们同我们谈判倒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那样我们和他们都能省些事。”外交部长顾维钧说道,“按理说英国现在离崩溃已经不远了,他们应该趁我们没有拿下澳洲和印度之际同我们和谈,争取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但他们现在竟然还是要同我们死战到底,实在是令人费解。”

    “少川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你们这些外交官,整天琢磨的就是怎么拿到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谭延恺笑了笑,说道,“其实据军情处的报告,德国也想同英国和谈,但那位邱吉尔首相坚决的不同意,非得坚持要打到底。”

    “难道英国国内就没有一二有识之士吗?”顾维钧笑着说道,“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在同我国和谈,印度或澳洲也许可保其一不失,德国一直有同英国和谈之意,如果谈得好,也许可以失之麋鹿,收之桑榆,从法属北非殖民地那里得到补偿。对他们来说,凭着这些地方,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问题是他们不想苟延残喘。”半天没有发言的史司忽然说道,“而我们也没有必要放过此次建立不世基业的机会。刚开战时敬茗就说过,此次世界大战不分出个最后的胜负,是停止不了的。”

    “可问题是我们现在能够确定最后一定胜利吗?随波?兵凶战危,战争可是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啊。”顾维钧想了想,还是把自己心中的顾虑直言说了出来,“此次大战为我华夏民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和参战兵力最多的一次,日所耗费以百万计,眼下对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大,但再打上一段时间的话,不用多,哪怕是两三年,即使战胜,恐怕咱们华夏的根基也会大受损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啊。”

    “少川说的也是,”谭延恺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史司,“要想在短时间内打败美国,咱们还得多费些心思。”

    “要想打败美国,就得在美国本土登陆,这可是比登陆澳洲和印度的难度要大太多了。”顾维钧没有注意到谭延恺和史司眼神中的异样,而是接着说道,“我一直觉得登陆美国本土不太现实,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不成?”

    “应该不会那么麻烦。”史司不动声色的说道,“敬茗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我们还是相信他的判断好了。”

    可能是听出了谭延恺和史司话里有话,顾维钧没有再说什么。而此时的武备部长,神情一如平时般的沉静。

    而此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正在进行着一场内容差不多的讨论。

    “种种迹象表明,苏联将在明年的夏季到来之际垮台。”

    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看着已经消瘦了许多的罗斯福总统,尽量用简短的语言将这个坏消息报告给了罗斯福。

    “德国人竟然攻下了列宁格勒。”罗斯福看着手中的报告,目光显得有些呆滞,“那就是说,他们不再能够容易的从摩尔曼斯克得到我们千辛万苦通过北极航线运给他们的装备和物资了。”

    就在几天前的9月2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攻克了苏联北方重镇列宁格勒,聚歼苏军33万人,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苏联北方的重要港口也是北极航线的终点摩尔曼斯克和莫斯科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德军完全切断。这意味着莫斯科已经无法从摩尔曼斯克获得英美支援的苏军所急需的物资和装备,而得不到足够的物资和装备,苏军的失败将是不可避免的,是以史汀生才会这样向罗斯福报告。

    “现在就下结论说苏联一定失败还为时尚早。苏军的力量仍然很强大,他们有能力重新夺回列宁格勒。”霍普金斯不同意史汀生的结论,“我见过斯大林,他是一位坚强和出色的统帅,在他的领导下,苏军绝不会失败。”

    “别忘了中国人已经离莫斯科不远了,”史汀生坚持自己的看法,“中**队的那位蔡锷将军不是拿破伦,我也不认为斯大林现在能够重复库图佐夫的奇迹。”

    “奇迹之所以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奇迹是不可以复制的。”罗斯福摆了摆手,制止了陆军部长和特别顾问之间的争论,“我们现在可以不用再考虑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了。”

    听了罗斯福的话,霍普金斯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看着罗斯福,想要知道是不是他被刚才的坏消息刺激得神智不清才说出这样的话。

    “如果苏联在德国和中国的打击下崩溃,我认为我们事实上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霍普金斯说道,“德国和中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来对付我们和英国了。”

    “我们不需要苏联,也同样可以打败德国和中国。”罗斯福的声音变得哄亮起来,每一个词都说得十分清楚,证明他并没有在头脑发昏。霍普金斯吃惊地看着罗斯福,不明白他的自信源于何处。

    而史汀生似乎明白罗斯福的意思,并没有象霍普金斯那样的惊讶。

    而尽管是罗斯福核心圈子里的人物,但霍普金斯并不知道,给予罗斯福以必胜信心的“曼哈顿工程”的存在。

    事实上,美国高层知道“曼哈顿工程”的,只有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副总统杜鲁门、陆军部长史汀生、总参谋长马歇尔等寥寥数人而已。

    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