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7章 香江之行(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韶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邹闻淮说,他带着自己培育的班底出走,包括韶氏制片部副主任何冠常、韶氏刊物《南国电影》总编辑梁封等,虽然只以200万创办了“嘉和”小公司,却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足以令韶逸夫坐立不安。

    可以说,嘉和从诞生、全盛乃至息微之后,一直都没有摆脱与韶氏不断碰撞跟纠缠的命运。

    邹闻淮创业不久,找来他曾捧红的汪羽拍《独臂刀大战盲侠》,结果被韶氏告其侵权,意欲用官司拖垮这家小公司,但很可惜,最后嘉和虽然败诉,可只需赔款十万,并未造成毁灭性打击。

    隔年,又有了“黎小龙争夺战”。

    当时黎小龙返港发展,却被作风悭吝的方亦华要求以低薪演配角,不欢而散。偏偏邹闻淮在电视上看到他,慧眼识珠,可以说,黎小龙的出现,给当时仍弱小的嘉和打了一剂强心针,并打破了国泰衰落后韶氏一家独大的局面。

    直到此时,韶逸夫才懊悔至极,想要力图用重金挖走黎小龙,可也不知道是不是黎小龙故意的,居然恶作剧般地用韶逸夫办公室的电话打给邹闻淮。

    邹闻淮曾说过,当时着实捏了一把汗,为了留住黎小龙,嘉和引进国外刚刚流行的“独立制片人制度”,放权让黎小龙集编导演于一身,并成立协和公司,与嘉和拍片分账,这一招成功留下了黎小龙。

    挽留下黎小龙的嘉和,逐渐崛起,在70年代后期与邵氏逐渐形成双雄对峙的局面。

    虽然韶氏财雄势大,有“韶氏出品,必属佳品”之称,但嘉和却逐渐推出徐冠文、程龙、洪京宝、元标等新一代功夫明星,并以卫星公司如徐氏、威和、宝和、泰和等加盟形式与邹闻淮合作。

    面对想要挑战自己地位的嘉和,韶氏也在70年代中期加紧了与外国公司合拍或投资西片的步伐,然而几部下来并不成功,向来不愁成本但又痛惜成本的韶氏,“冲出世界”的政策开始收缩。

    而邹闻淮却完全用好莱坞的制作方式,两年拍了19部西片,花了500万美元血本作为片酬的《炮弹飞车》,破了当时全球纪录。十年后,他又推出真人版《忍者龟》,在当年全球最卖座电影排第三位。

    无论是在港首创独立制片人制度,还是将香江动作片积极推向世界,邹闻淮领导的嘉和,充满了80年代进取创新的时代气息,走势一路飙升。而韶逸夫年事渐高,制度守旧的韶氏掩不住暮气四溢,面临着题材守旧、演员出走、产量下降等问题。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新亦城、德保、永胜先后在香江影坛冒起,在这些新秀的冲击下,嘉和盟主地位屹立,而韶氏最终被时代给抛离。

    在程龙的招呼下,卢德双快步走上前,先是跟程龙打了个招呼,然后面带微笑,满脸真挚的问候道:“这位就是邹老先生吧,您可是我的偶像。”这话绝对不是恭维,可以说,主动帮助明星或者导演开办挂靠在德双传媒集团旗下的工作室,就是借鉴了嘉和的卫星子公司模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