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赚钱的日子走的尤其快,不觉就到了六月十九,甄知夏已经把东哥儿的两本书翻了三遍,卤汁的配方更是能倒背如流,闲来无事就挽起袖子跟着李氏学做菜。

    打从进赵家小院儿那日起,李氏就未雨绸缪的担心一个月后,大家伙儿得继续过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为了尽快替两个闺女打好身子骨,那些个卖人参卤鸡赚来的钱大都贴补在食材上,除了保证顿顿白米饭,李氏还绞尽脑汁换着花样做菜,大骨萝卜汤,干豆角土豆炖肉,酸菜炖排骨,辣椒炒肉,洋葱炒猪肝,每日不重样,似乎想把这些年在老宅亏欠下来的,在这一个月内统统补会来。甄知夏姐俩夜夜抽条,晚上静下来都似乎能听到骨头像竹子长节一般的吱嘎声,李氏每日早上一睁眼就忙着给两个闺女量个子。

    果然吃得好长得好,李氏在甄知夏身上比划了下:“你这身量随你爹,以后怕是要高过一般女子。”

    甄知夏想起甄三的虎背熊腰,不禁打了个哆嗦,那不成,她现在的脸长的像足李氏,要是配上甄三那身胚,不就成十万个冷笑话里的哪吒了么。

    她额头顿时冒了一层汗:“娘,你仔细些看,我可能不能像爹啊。”

    甄知春嗤嗤的笑:“这丫头还敢嫌弃咱爹了,我今天一定告诉他去,看他怎么说。”

    李氏见甄知夏苦着脸,不禁莞尔,这些日子李氏的身子也将养的好了些,比在老宅更添了几分颜色。

    “只是个高随了你爹,骨架纤细随我,只是你以后行走站立,要更注意身形才是。”

    甄知夏想了想,个子如果高了,细瘦些,装不出小巧可爱,也能做出几分风姿飒爽,况且她也是个学武之人,小个子威慑力显然不如高个子。

    一时又嬉笑欢颜,李氏只能笑叹她孩子心性。

    日头挂上城西的树梢的时候,甄知夏迎来了一生首次的生辰宴。

    擦拭的干干净净的松花大木桌,正好四人围坐,正中摆着一只大瓷瓮,里面是足足两斤肉和半斤鱼丸和多种新鲜时蔬熬煮出来的浓汤锅,一盘酸辣土豆丝,半只自制的卤鸡,还有一道李氏从秦家厨娘手上学来的玉子豆腐。玉子豆腐又称蛋玉晶,虽质感似豆腐,却和豆子没半点关系,果冻般滑软,又没豆腥味,甄知夏吃过一次,就爱极了它的口感,天天念想,李氏又在她生辰日做了一次,凑了一桌席面。

    半碗滚汤下肚,甄知夏吃的小脸酡红:“这顿饭欢畅,只是忘记做寿面吃了。”

    李氏和甄三相顾一笑:“才满九岁就想吃寿面,一会儿聪明,一会儿糊涂的,教人瞧不通透。”

    原来在古代,人们对孩子和老人的生日比较重视,给孩子过生日叫“过生儿”,给老人过生日叫“祝寿”。

    古代称“初始的日子”为元旦,每个人的生日都是其“初始的日子”,即其“元旦日”,应该庆贺。传说,刚开始庆祝生日时吃鸽蛋,鸽蛋是个“圆蛋”,“圆蛋”和“元旦”谐音,吃了鸽蛋,就表明人生中新的一岁又到来了。鸽蛋不容易得到,就用鸡蛋代替,所以生日吃鸡蛋被广泛认可。给孩子过生日,把煮熟的鸡蛋在孩子身上滚来滚去,称为“滚运”;给老人祝寿,晚辈都要吃鸡蛋,而且慢慢咀嚼,称为“给老人嚼福”。

    而要想吃上寿面,寿星得满五十才行。

    李氏笑着给甄知夏舀了一个鱼丸,圆圆一粒附在浓白的汤里面,瞧着就有食欲:“早上才给你滚了蛋,吃到肚子又忘记了。”

    甄知春笑道:“她怕是要吃上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才能长记性呢。”

    这边娘仨笑的高兴,甄三心里却有些遗憾。

    李氏瞥见他神色变了几变,就轻声问了一句,却不想甄三放下筷子,感叹道:“咱们几个在这儿吃的好,我是高兴,可是一想到老宅子里,爹娘过年都吃不到这些东西,心里头又难受。”

    甄知夏忍不住扁了扁嘴,她这个便宜爹,做起焚琴煮鹤的事情怎么还能顶上孝道,真是不容易。

    “爹,你猜我前几日在街上看见谁了?”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