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 恩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楚,这会子梅若兰不经意提起,宛春便顺着她的话问道:“我很困惑,究竟是哪一位故人可以让杜九爷和梅老板如此赏识?”

    梅若兰苦笑一声,扯着那大披肩上的流苏穗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摆弄着,岑寂了片刻方道:“说来话长,那位故人其实是我们九爷的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宛春奇怪不已,这就更荒唐了,她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能有什么本事去救杜九那样的人?再则,她即便是救了,也该留有印象才是,然而她迫于无奈的将前世回想了一遍,也没能想起来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救过杜九。

    她疑心是梅若兰说错了,但又不能直接的替她改正过来,便道:“杜九爷是什么样的地位,如何需要别人来救呢?”

    梅若兰偏过头来,秀气的柳眉轻轻的勾动着,看向宛春慢声慢语地说道:“我这样的说,四小姐大概没有听明白——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就在青帮的,九爷也不是。他原是天津大户人家的少爷,本该有个顶好的出身,可惜逢上了灾乱和战争,一家子老小死的死,散的散,独有他这个长房长孙侥幸跟着仆人逃到上海来。仆人一路上吃了太多苦,自认为已经仁至义尽,就把九爷一个人丢在了上海滩,自己逃命去了。九爷在上海的街头流浪多日,他作为曾经的大家少爷,早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冷不丁叫他自个儿在陌生的地方求生,哪里能有什么主意呢?况且他又是好面子重身份的,乞讨之事从不去做,便是有人看他可怜给他点东西吃,也叫地头蛇一样的乞丐们给抢个干净。就在这时候,九爷让一户人家给救了,那人家只有一个寡母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儿,家中虽穷,却难得心思宅厚,看九爷可怜便要收了他当义子。九爷在那个家里总算是过了几天的好日子,他当人家的义子,总要有个当义子的样子,所以对待那户人家的小女儿也格外的疼惜。养母看见,便说要等他长大了,把自己的囡囡说给他当媳妇。只是这话也就说了半年多,南方的前朝余党作乱,旧京政府派军围剿,使得上海战事四起,九爷的养母在此之前是在人家当帮佣,才能够得些零用钱来养活一家三口。这样一打仗,主家为避祸事就举宅搬到了租界里去,从前雇佣的人都辞退了,养母没了经济来源,日子未免过得艰难些。九爷那时候已经很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帮着养母做过活计,便自告奋勇的要出去找工作,养母没有法子就同意下来。她还不知道九爷的工作是给人家当打手,学街头的地痞流氓收保护费,以为他不过是去码头搬搬箱子,后来九爷和人家打架,让人找到门来,养母才知九爷入了青帮。她自然不能够再收养一个流氓做义子,便逐了九爷出家门,连一分钱都没有要他的,九爷带着伤跪在门口苦苦求了她好几天,都没能让她心软下来。最后还是那个人家的小女儿看不过去,偷偷的打开门把九爷放进屋里,她年纪小,想学着大人倒杯水给九爷喝,不想倒把自己烫着了,怕九爷被责骂,硬是自己忍着没敢叫她母亲知道。可到底还是没能瞒住——养母发现九爷被带到屋里来,气的把小姑娘打了一顿,九爷劝不住,又不敢忤逆昔日的养母,只好磕了几个头谢过养母的养育之恩,自己出家门了,临走小姑娘还舍不得他,追上来把自己随身带的项链送给了九爷......”

    梅若兰说的很缓慢,也很冗长,仿佛是在讲一个无尽的故事。宛春坐在床沿边,一边听着,一边就将自己带进了故事里去。故事里的房子也是这样的一所石库门建筑,只不过比这里要破败老旧许多,弄堂口的铁门每到夜晚都是吱呀呀的想着,有可能是上夜班的人回来了,也有可能是风吹动的声音,每逢这个时候看弄堂的人总会大着嗓子喝骂几声,像是以此恫吓心怀不轨的人一样。

    母亲坐在楼道里生着煤球炉,路上放着一个小钵,里头煮着荸荠——偶尔的,也会煮些白芋头粥。自己坐在通往楼梯口的台阶上,托着腮坐着,听母亲一面煽火一面絮絮叨叨的和一同租房子的姆妈们说些家常话。她们总问她男人去了哪里,姆妈说男人死的早,她们叹息着同情着,转而又劝她趁还年轻,再找个人家。姆妈这时候就会拿着那蒲扇朝自己的方向点一点,呶呶嘴笑道:“不行的呀,我还有个小拖油瓶。”

    那些姆妈们就都笑了,刺耳却又欢欣。她也坐在台阶上笑,母亲从外头带回来的那个男孩子,就会蹬蹬蹬从楼上跑下来,一把拎着她的辫子,轻轻晃一晃说:“妹妹,走,我给你做了一个小风车,你来看看喜欢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