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5章 筹备 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就是因为可能会遭遇战斗,这些车辆驾驶室的顶部是可以推开的,人员可以站在座位上对外面的目标进行射击,在平时驾驶时也可以站在座位上对远处进行观察,车体后部是木制的大型敞篷车厢,可以直接装载各种货物。同时车厢也有封闭式的设计,里面甚至还可以连接蒸汽管道接合暖气片供暖,这种封闭式车厢主要是作为救护车和远距离人员运输车辆来使用的,过冷的环境会对士兵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保暖成了最大的需求。

    有了保暖要求的车身,这就对工业委员会制造车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装载人员的人员输送车辆,装载货物的货车以及特殊工程车辆,根据不同的车辆就不得不设计好几套不同的车身,这让张元觉得非常头疼。但是在讨论会上空军的袁振力提出了一个让张元觉得很尴尬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生产不带车厢的底盘,底盘和发动机布局采用相同的配置,可以进行批量生产,而车辆的上层结构则根据需求去进行设计与生产,例如乘坐人员车厢、货车车厢等,这样能够快速地对车辆底盘先进行生产。并且车辆底盘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只需要单独设计上层车厢,这样不会影响车辆生产速度和整体进度。

    车辆厂对于使用螺旋推进器车辆的生产经验此刻虽然算不得很成熟,但是怎么也生产过好几辆了,经验毕竟还是有点,因此单独生产统一标准的车辆底盘并不会太耗费工时。就以陆战队使用的标准两栖支援车来说,总生产工时大约是在七万小时左右,不过由于元老院的工业生产采用的是流水线和标准化生产,因此通过组合后大约是一千小时左右,由于采用的是六缸柴油机,因为柴油机生产失败率很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生产工时。在车辆厂生产这些机械化车辆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又是三班倒,因此能够最大化保证车辆生产效率,在所有零件都到位的时候,车辆从总装线上线,可以保证一天三辆到四辆车的产量。

    现在的车辆底盘由于简化了生产,因此减少了差不多七百工时,所以一天的产量能够到达六到七辆左右。当然,一切都不能想当然,生产车辆这种严肃的事情上来说自然更不能这样。两栖车的底盘组件可不少,车辆大梁、大型货车专用变速箱、蒸汽机、锅炉、无缝耐压钢管,传动轴传动链条、螺旋滚筒与大型的五人驾驶室,这些部件都要由不同的工厂进行批量生产,例如车辆的大梁与螺旋滚筒,都是由五金厂进行加工生产的,蒸汽机和锅炉则是由东方港锅炉厂与铸造厂进行生产,无缝钢管则由创建不久的无缝钢管厂进行生产,驾驶室则直接交由车辆厂自行生产,此外还要由重工业实验室专门对变速箱进行生产和测试,当然也不能少了玻璃厂生产的钢化玻璃。

    这些部件有大有小,生产工艺大多都比较复杂,生产时间自然是不一而足,这个七万工时虽然看起来夸张,但是却也不足为奇。其中不少复杂部件一天也生产不出一套来,所以工业部门此刻每天都在焦头烂额地对各自负责的部件生产进行调配,准备进行第一次大规模车辆生产。

    这些螺旋推进车辆和陆战队的两栖车虽然原理完全相同,但是却又根据需要进行了改动。原本的两栖车车底是两个螺旋滚筒进行推进,在近几次演习中爆出了滚筒大小不一致,浮力不均匀或者螺纹磨损而导致推力不足的情况,车体在原本就起伏不已的海浪中或者高低不一的滩头行驶时往往会莫名其妙地乱转向,或者车体失去平衡,严重时甚至出现过翻车的现象,造成车辆人员损伤。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每侧只使用一个螺旋滚筒,所有重量只集中于一侧滚筒时加上海浪的推力,自然会让车体不平衡,因此新的螺旋推进车辆采用了每侧两个总共四个滚筒的设计,而且由于车体后部装载货物或者更多人员,主要重量会集中在车体后部,因此车体后部的滚筒不仅比前部的滚筒更长和更宽,上面还使用了弹簧钢进行减震以减少车辆行驶时对乘员与货物的颠簸程度。

    原本根据最初设计,新式的车辆上原本打算使用差速器对车辆转向时进行调控,但是差速器的生产技术还在复原中,短时间内还拿不出来,因此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转向,就是左右两侧的螺旋滚筒使用不同的转速或者转动方向,使车体进行转向,就如同坦克的转向方式一样。在这样的改进后,车辆底盘的重量大约是两吨,在加了燃料和锅炉水之后重量达到三吨左右,加满一次燃料后能够行驶一百公里左右。这种新式车辆的行驶速度在地面上最高可以达到五十二公里每小时,在水面上的行驶速度能够达到十公里每小时,但是如果加上水上行驶的套件减少海浪阻力的情况下水上速度可以提高一倍左右。

    这种车辆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命名,由于以前木制人力车被命名为劳斯莱斯太过于渗人,以至于大多数元老对于给车辆取名的恶趣味减少了很多,不过这种车辆在沙洲靶场进行测试的时候不少归化民对于这种既能下水又能在沙滩上奔驰的车辆感到非常惊奇,而且又能装载差不多两吨左右的货物,以至于他们对这种车充满了敬畏,称之为神牛,当然这个咖喱味十足的名字元老们不喜欢,私下里称之为“犀牛”,于是乎在这次工业委员会的定型发布会上直接就应用了这个名字,这种能够载重两吨的大型运输车便被称之为“犀牛运输车”。

    犀牛运输车定型之后,军事委员会对车辆厂下了三十辆的订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